高马尔
一个信息发布的网站

左手天神右手乾崑,方程豹掀翻方盒子的「诺基亚时代」

今天小编(衛青柏)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左手天神右手乾崑,方程豹掀翻方盒子的「诺基亚时代」,欢迎阅读~

2025 年初的汽车行业,正在被比亚迪掀起的全民智驾席卷:买菜车、豪华车、性能车…一视同仁标配高阶智驾。

于是普通用户中开始流行起 " 买车没智驾,就像诺基亚 " 的观点;各个车企也在加班加点跟进智驾战略,一大波发布会正在路上。甚至还有消息传出,某车企老板带着红包连夜慰问智驾团队,加油打气稳定军心…

行业热议 " 智驾平权 " 颠覆之时,方程豹——比亚迪旗下高端新能源个性化品牌,突然将 " 战火 " 引向了新战场:硬派 SUV

号称 " 硬派车觉醒时刻 ",也是方程豹 " 开创 " 之路的延续:两年前,方程豹推出行业首个电驱越野开创平台——DMO,开创电驱越野技术路线。而在 " 智驾元年 " 的今天,又打响全民智能硬派第一枪,推出全球唯一兼具比亚迪 " 天神之眼 "、华为 " 乾崑智驾 " 两大高阶智驾系统的车型——豹 5 智驾版

" 全民智驾 " 引发的革命席卷硬派市场,这也是汽车工业最后的保守主义堡垒——今后硬派 SUV 的 " 硬核 " 指数,不再取决于分动箱齿比,而是 AI 迭代速度。

智能硬派不是小众狂欢,而是场景革命

方程豹汽车总经理熊甜波这样解释:

当城市 SUV 纷纷贴上 " 智能 " 标签时,硬派 SUV 仍被困在 " 马力攀比 " 的旧叙事里。

硬派越野车的起源是二战时期美军战场指挥车 " 威利斯 ",粗犷狂野的基因一路传承,让这个赛道的车企、用户产生了一种刻板印象:

传统硬派越野的使用场景、玩具属性让它注定小众,所以这个品类长期被电动化遗忘,更不要提智能化了。

但 2025 年的用户和 1945 年相比完全不同:城市通勤需要高阶智驾缓解拥堵疲劳,周末穿越时依赖 AI 地形识别保障安全,长途自驾时通过无人机探路扩展冒险边界——既要 " 诗和远方 " 的野性,也要实用精致。据第三方调研,85 后、90 后越野爱好者中,72% 认为 " 智能化配置 " 是购车核心决策因素,甚至超过 " 差速锁数量 "。

这意味着硬派越野车正在脱离 " 极客玩具 " 的窄众市场,向家庭化、城市化、智能化场景扩张。

把范围缩小到 " 纯粹 " 户外越野爱好者,他们也许能接受高油耗,但接受不了驶向越野下道点过程中的漫漫高速路。

实际上真正的越野玩家都清楚,在十分高频硬核的越野车使用周期中,野外非铺装里程占比也很少超过 10%。

高阶智驾对于 90% 驾驶场景在城市的用户来说,反而是刚需。

所以方程豹的考虑可能更加本质:

当消费者个性化需求成为趋势,车企解决产品痛点的技术能力成熟,或许智能硬派才是 SUV 下一版本答案。

从豹 5 开始,方程豹的首先用 DMO 电四驱架构在爆发力、能耗上的绝对优势,解决用户需求中的 " 二元对立 ",在稳固格局中撕开一条裂缝。

更新豹力模式后,展现了超越传统架构对扭矩、转速的控制能力,解决了硬核场景下的油电之争、快慢之争。

行业数据显示,2024 年新能源硬派越野车销量同比增长超 300%,尤其是电驱越野产品密集入场,印证了方程豹的前瞻性。

豹 8 开始,DMO 以电为主的架构,又展现智能化落地优势,打响硬派智能化第一枪。

而豹 5 智驾版是华为乾崑、比亚迪天神之眼和 DMO 架构的更深层次融合,更容易和比亚迪智能底盘技术协同,做出不一样的差异化优势。

一步接一步,化解了传统硬派越野的技术壁垒和优势,并且在行业仍在比拼 " 三电系统越野适配性 " 时,豹 5 智驾版已将竞争拉升至 " 智能 ",迫使整个行业加速迭代。

中国汽车产业的崛起,本质是一场与国家战略深度绑定的技术长征。从 " 电动化 " 到 " 智能化 ",政策导向已清晰指向 " 车能路云 " 一体化生态。方程豹选择智能硬派 SUV 赛道体现的也是比亚迪 " 新能源战略 " 向 " 智能战略 " 跃迁的关键落子。

而且当传统车企仍在 " 闭门研发全栈自研 " 与 " 依赖供应商打包方案 " 间摇摆时,方程豹开创了第三种路径:以 DMO 电驱越野开创平台为底座,向上开放融合华为 ADS 3.0、大疆车载无人机等生态伙伴的能力

既规避了封闭体系的创新迟滞,又防止了 " 灵魂论 " 的被动局面。

自主品牌其实也做出过成功的硬派越野车,但爆款的核心是更精良的质量做工搭配更实惠的售价,跟技术创新不搭噶,也从未突破越野车 " 小众 " 的范围。

所以从豹 8 开始到现在的豹 5 智驾版,方程豹布局智能硬派 SUV 的核心,是以技术创新为杠杆,撬动一个百亿级市场的结构性更新。

硬派越野车的竞争焦点从 " 谁能爬更陡的坡 " 转向 " 谁能更聪明地爬坡 ",胜负标准早已不在坡道之上。

硬核指数:不再取决于分动箱齿比,而是 AI 迭代速度

其实在过去的半年时间中,豹 5 已经登顶了国内最畅销硬派 SUV 榜单,并且不分能源类型,这也是电四驱架构对传统硬派架构的优势体现:

从产品势能和车型周期来看,豹 5 似乎不需要大改款。

所以新款豹 5 在非承载式车身、低速四驱和差速锁等配置、以及 DMO 平台方面,没有变化,依然硬派。

但最大的改变是高阶智驾,而且一上车就是双线并行:既有方程豹合作的华为 ADS 3.0,还有刚刚全面铺开的比亚迪天神之眼

比亚迪唯一,业内唯一

" 塔尖 " 版本标配华为 ADS 3.0 系统,是华为确立智驾领先地位,被用户广泛认可追捧的那一版。实现的体验是不打折扣的有路就能开,后续还会 OTA" 车位到车位 " 的体验。

而 " 基座 " 方案是比亚迪自研天神之眼 C,标配高速 NOA 和自主泊车。

天神之眼版本继承比亚迪 " 全民智驾 " 基因,不选配不加价,也没有提高零售价这样的的变相加价,真正标配。

前不久量子位智库联合智能车参考一同发布了《智能驾驶 2024 年度格局报告》,以年末年初为节点对汽车智能化普及的现状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和总结。

国内(其实也是全球)智驾 " 天梯 " 或 " 兵器谱 " 的判断划分标准,主要分为两个维度:体验技术 。

体验上,以开启公测,品牌用户能广泛体验的最高能力为依据,将国内市场的玩家划分为四个代际:

领先一代、次世代、正当代和落后一代。

其中领先一代是于 2024 年末已经实现或确定即将上车 " 车位到车位 " 全场景高阶智驾的玩家,处在行业 T0 梯队。

次时代指 2024 年已经量产不分时段、路段,实现有路就能开的高阶智驾的玩家,他们属于行业领先梯队。

正当代只实现了高速 NOA、自主泊车功能的玩家,数量众多,也是今年 " 智驾普及 " 的主力军。

最后就是只标配碎片化 L2 功能(车道保持、定速巡航等),不能自主应对路况、不能将使用场景无差别覆盖的玩家,包括大部分我们熟悉的海外、传统车厂。

豹 5 智驾版,或者说整个方程豹品牌,在华为乾崑智驾的加持下,处于领先一代的阵营,T0 梯队

比亚迪自研的天神之眼,又让方程豹在智驾 " 顶天立地 " 的同时,开启了 " 铺天盖地 ",在领先梯队的次世代和普及主力的正当代占据了一席之地。

技术层面看,整个 2024 年端到端确立行业领先新技术范式的地位,也是功能上实现车位到车位、城市 NOA 的技术基础。

简单解释一下,端到端能够自动学习从感知到控制的最优映射关系,取代了传统算法中人工手写规则的模式,将成熟人类司的机驾驶行为数据直接喂给算法,让 AI 司机无限接近人类,理论上具备处理各种 corner case 的能力。

端到端更接近 "AI 司机 " 的本质,通常能够实现 " 车位到车位 " 的模型,参数量在几十到数百亿之间,这样规模的 AI 模型,后端需要的超算集群需要以 EFLPOS 计算(每秒 10 的 19 次方计算量),即万甚至十万 GPU 的规模。

以及,端到端从训练到部署需要有完整的数据能力,包括仿真测试、数据自动处理打标、特定算子优化加速、GPU 集群管理调度…等等系统化能力。

所以,在算法、算力、数据层面有积累优势或长期投入的玩家,更有可能在新一年脱颖而出,改写产业格局:

豹 5 智驾版的华为乾崑智驾 ADS3.0 系统,采用的是较为常见的 " 两段式 " 端到端,即感知一张网,规控一张网:

报告发布时比亚迪尚未公布自研天神之眼产品和技术细节,不过仍然可以用同样的标准进行划分。

比亚迪透露,从传感器的设计,到感知、规控,再到执行器的精准控制,都是自研。

算法层面,自研 BAS 3.0 结构上是主流 " 二段式 " 端到端网络,分感知主干网和规控主干网。

另外,比亚迪通过 440 万搭载 L2 及以上的车辆,建立了超 50 万场景库,可实现每天训练里程 7200 万公里,模型每 7 天可迭代一次。

数据层面,一是基于 VLM 多模态大模型,在挖掘海量数据的同时,自动获取感知难例,以及老司机的驾驶行为,从而迅速积累高价值训练数据。

二是基于海量智驾数据,通过无监督重建的方式,训练出行业领先的智驾世界大模型。只需输入简单的文字信息,就能生成高价值数据。

基础设施层面,比亚迪透露自建的超算中心算力规模已达 2.3 EFLOPS(华为 7.5 EFLOPS)。

具体案例带入这样的分析方法,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方程豹在华为乾崑加持下已在行业第一梯队;比亚迪天神之眼,让豹 5 智驾版在第一梯队独占两席。

另外通过肉眼直接观察,很容易发现豹 5 的天神之眼在传感器配置、计算硬體上和比亚迪旗下其他搭载相同系统的车型完全一致。

因为比亚迪自身已经建立起了基础大模型统一架构,不同车型的端到端算法,可以在同一 " 炼丹炉 " 里迭代更新。

这就让豹 5 智驾版超越了小众 " 硬派越野 " 范围,在智驾体验和技术上和市场主流车型完全平起平坐。

同在第一梯队,其他智驾体系的基础模型是万级、十万级的装机量和数据规模,而豹 5 背后是比亚迪年销超 400 万量的规模。

以 2025 年初为节点,豹 5 率先在狭义的硬派越野赛道上实现高阶智驾标配,进度、技术、体验上 No.1。

在广义的智驾天梯、兵器谱上,豹 5 无论从体验还是技术能力,同样进入第一梯队。

比亚迪开启 " 全民智驾 ",旗下所有车型几乎都在一夜间冲到各自品类和赛道的领先梯队。而华为乾崑和自研天神之眼一同加持的豹 5,冲到了比亚迪智驾序列的第一梯队。

而也是比亚迪 " 全民智驾 " 在数据能力、方案架构上的建设和统一,让方程豹成为 2025 年智驾格局演变中,最值得关注的潜力型变量。

" 智能硬派觉醒时刻 "

豹 5 智驾版标配高阶智驾,既是方程豹作为比亚迪高端新能源个性化品牌进行前沿探索的 " 自觉 "。

客观上也是比亚迪在三电技术体系、智能化底层架构上积累的必然结果。

" 智能硬派觉醒时刻 ",首先体现在对传统硬派车产生替代效应

配置上实现了全面碾压——智驾系统、智能座舱、云辇 -P 悬架三大件,每一项都是传统车企难以逾越的技术鸿沟。

最近特别流行一句话 "2025 买车没智驾,就像诺基亚 ",而这也同样适用于硬派 SUV 市场,毕竟诗与远方只是用车生活的点缀,城市的智驾场景才是主旋律。

豹 5 智驾版补上了 " 全民智驾 " 最后一块拼图,本身突破了工具车、玩具车属性,潜在用户将突破越野圈层,产品力和销量评估,自然也要超越单一赛道品类。

SUV 赛道热衷于 " 冰箱彩色電視機大沙发 ",在豹 5 智驾版上已成标配;主打智能化的城市 SUV 赛道上,在豹 5 这里与越野能力、非承载车身的安全性、DMO 的能耗经济性深度融合,从全场景全功能属性来看,豹 5 智驾版将形成对城市 SUV 的降维打击。

之前豹 5 连续登顶最畅销硬派越野车,原因有:更合理的能耗、更强的性能、更舒适的配置、更实惠的售价…

今后还要再加上一条:绝对领先的智驾能力

越野能力难分伯仲,混动架构也争论不休,但智驾的领先是绝对的领先,也是对用户最大的价值

几年前,行业还只能依赖性价比驱动小众车型实现爆款,如今从豹 5 开始,比亚迪寻求由技术创新开始主动构建爆款。

豹 5 智驾版带来的 " 觉醒 ",或许不在于它刷新了哪些销量榜、超越了哪些竞争对手,而在于它证明了:

在智能汽车的时代,没有哪个细分市场是中国技术无法重塑的

—    —

一键关注 点亮星标

科技前沿进展每日见

一键三连「点赞」「转发」「小心心」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

关于左手天神右手乾崑,方程豹掀翻方盒子的「诺基亚时代」就分享完了,您有什么想法可以联系小编(衛青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