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马尔
一个信息发布的网站

包贝尔撞脸影帝?真不怪他

今天小编(謝飛揚)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包贝尔撞脸影帝?真不怪他,欢迎阅读~

好消息。

国产坏人宇宙又添一名悍将。

这样的包贝尔,你认识吗?

这两年包贝尔仿佛开了窍,终于找了本色出演演反派这条逆转之路,猛玩狠的。

只可惜 ......

要论狠,这部新片远比包贝尔 " 残忍 "。

太 ...... 太变态了。

你,看过这么明目张胆的抄袭复制拷贝 " 致敬 " 吗?

万万没想到,Sir 居然会心疼包贝尔的演技。

这么说吧:如果你只是一名普通观众,这部打着 " 东北狠人 " 旗号的犯罪片,应该不太适合你。

但,你只要有一点观影量,尤其是犯罪片,动作片,韩国片。

恭喜你。

这部 5.5 分的新片,几乎是 " 连连看 " 一样的迷影盛宴——

老狗

看海报。

国产网大,终于要发力了吗?

看完片。

真不怕韩国人告他们吗?

确认过片子,Sir 向你保证:这是《黄海》《新世界》被黑得最惨的一次。

接下来,Sir 要简单考考你的观影量了。

老狗(姜武 饰)。

瞧瞧这蓬松的头发,茶色的墨镜,翻毛领的大衣,甚至连内搭的秋衣都一样是两颗扣子。

这要是论文放到知网,查重率估计高达 95%。

有请原告——

《黄海》中的 " 延边战神 " 绵正鹤(金允石 饰)。

△ 上:老狗 下:绵正鹤

不止人长得非常 " 致敬 ",连人设都很 " 粘贴 "。

老绵,一个在狗市欺行霸市的地头蛇;老狗,一个在狗市收保护费的街溜子。

同款的混蛋,嘿,居然有两个。

有没有在东北生活的朋友,告诉 Sir,怎么东北狗市比哥谭还他娘险恶?

△ 上:老狗 下:绵正鹤

长得像、混得像,格斗技能树都点得差不多。

是的,纯街头风格,抄上什么使什么。

老绵那边,又是大骨头棒子,又是消防斧。

老狗这边,斧子完美继承,别开生面地用上了气钉枪。

但你要觉得《老狗》抓着金允石一人 " 致敬 ",你就小看编剧了。

老狗人如其名,一条 " 狗 "。

虽然大家叫他一声狗哥,但在帮派内部,他是地头蛇宋三(包贝尔 饰)用得最顺手的狗。

习惯性被利用,习惯性被出卖,习惯性被卖完再帮人家数钱 ......

身份底色,反倒 " 学习 " 的是《黄海》男主久南(河正宇 饰)。

你说,它敢不敢换个电影 " 致敬 "?

它还真敢。

老狗收债,弄来一条六万块的藏獒,以为自己猛赚一笔。

嘻嘻。

结果一个叫东子的摊主(刘奕铁 饰)看了一眼:你这个大关门,就值三千。

不嘻嘻。

一来二去,俩人混熟了。

他管他叫大哥,他管他叫兄弟,老狗对东子赏识有加,便拉过来给自己当小弟。

注意,熟悉的味道又要来了——

谁知,东子其实是个卧底警察,他接近老狗,是为了潜入黑帮内部。

然而,相处一段时间后,两人的关系情同手足,后来东子的身份被揭发,老狗也照样为他两肋插刀。

你是卧底,但你是我弟!

熟不熟悉?

没错,《新世界》。

所以,你可别说老狗是 " 李鬼 ",人家明明还借鉴了一点 " 张飞 "。

老狗既与《黄海》里的绵正鹤莞莞类卿,又与久南共用同样的 " 走狗 " 底色,还和《新世界》里的第二头目丁青(黄政民 饰)一样,痞气之下,对真兄弟肝胆相照。

Sir 完全看不懂:

这是怕人告?还是怕原告不够多?

万幸。

万幸的是,编剧大哥观影量有限,整个剧情方面,基本上是一部超低配版的《新世界》。

黑帮里,东子服从于老狗,老狗服从于宋三,而宋三,就和《新世界》里的丁青和李仲久一样,是帮派里的副手。

老大葛爷被杀后,宋三和另一个二把手龙叔争夺大哥之位。

同时。

他还要抓内鬼(试探东子)。

干擦边的勾当(运毒)。

以及,和警察玩猫鼠游戏。

△ 这警察第一次出场的造型是不是在 cos 倪永孝?

坦白讲,影史上那么多黑帮警匪片,其实故事的套路都大差不差,正如你也可以在《新世界》中,看得到《无间道》《忠奸人》。

套用原型,不寒碜。

但连名场面你也敢按着分镜头学习,是不是太没羞没臊了?

比如,帮派内战。

宋三和龙叔两拨人挤在一个封闭逼仄的麻将馆里,挥舞着斧子、锤子、刀子大肆厮杀。

这一场场戏,叠加了《新世界》车库混战的平移镜头,以及丁青在电梯间内独自一人大杀四方的名场面。

不仅要复制,而且胆子很大。

作为《新世界》点睛之笔,描写两人情感关系的彩蛋,它也敢效仿。

雷同得令人发懵。

那头放下了《新世界》,这头又拿起了《黄海》。

(求你了多看两部电影吧 ......)

隔着一堵门,拿斧子不停挥砍拦在门前的那几双手。

没看过《黄海》,肯定觉得疼。

看过《黄海》的,只会眼睛疼啊。

△ 上《老狗》,下《黄海》

还有。

在与对手拉扯的过程中,羽绒服被对手砍破,羽毛不断飞出。

《老狗》跟《黄海》的差别是,东子羽绒服的充绒量似乎比久南多很多,才破俩口子,就梦幻得跟拍婚纱照一样。

△ 上:《黄海》 下:《老狗》

最最最的离谱是。

《老狗》竟直接把《新世界》的 BGM 搬过来用了。

没错,听上去都没重新编个曲。

看片尾的字幕也没有声明已购买版权,只有一个 " 原创配乐 " 的厂牌,但似乎和韩国原曲《Main Theme》的作者曹英沃,没有任何关系。(疑似原告 +1)

《老狗》从剧情、人设,再到影片风格,几乎把这两部韩国片,左拼一点右拼一点。

它敢这么拼,可能是脸皮厚,可能是法务强,可能就是胆子大。

但编剧驾驭故事的能力,远远超不过他东拼西凑的胆子。

一句话:学,都学不明白。

虽然剧情脉络几乎是《新世界》的翻版,但填充这个故事的内容,还是脱离不开网大特有的小家子气。

网大风味之一,说死就死。

旁边两个帮派的小弟在狭窄封闭的空间里激烈厮杀。

而发起这场 " 内战 " 的老大龙叔(朱时茂 饰),就坐在停在屋外的车上。

小雪茄一点,一副坐山观虎斗的大佬气质。

结果呢?

路边突然来了个骑摩托车的人,让龙叔把车窗打开,然后——

直接开枪把他给打死了。

你没听错。

龙叔带领这么大个帮派出来打架,却没给自己身边多留几个人。

而且,遇到衣着可疑的陌生人,竟随随便便就把车窗开了,主动送人头。

这还不是最离谱的。

网大风味之二,智力超群。

东子作为一个卧底警察,最重要的是什么?

隐藏身份,对吧。

但电影中,他居然从警队里调了条缉毒犬。

一边表演遛狗,一边给黑帮运毒,一边靠缉毒犬寻找目标。

????

全场没有一个人怀疑,就东哥拉着小狗在一堆货物中嗅来嗅去。

而且,此时门外一群特警已经把仓库团团包围,这帮毒贩居然一点都没有发现。

上班也没有这样摸鱼的啊。

网大风味之三,大噱头小格局。

最后,剧情的高潮部分,宋三发现了缉毒犬的秘密(谢天谢地),他让东子开枪打死这只狗,以示清白。

东子非但下不去手,表情上还写着 " 我是卧底 "。

动物保护者狂喜,警务工作者流泪。

接着,再进一步。

" 打死东子,我让你走。"

姓宋的让老狗接过了枪,让他接过了枪,他接了枪 ......

老狗想都没想,就把这姓宋的大傻子干倒了。

当年刘华强敢像你这么玩,《征服》只能拍到第 7 集。

说到这,咱姑且看看 " 原版 "。

同样是卧底的生死抉择,《新世界》站在了哪个高度?

卧底的女调查员信雨(宋智孝 饰)被黑帮头目丁青发现身份,抓起来百般折磨、侮辱。

同样作为卧底的警察李子成(李政宰 饰),当然也对这一幕慌乱、震惊和心疼。

但没有时间了。

抢过身位,掏枪、瞄准、发射。

这么做,为什么?

往好了说:他不动手别人也会杀,而他自己动手,能提早结束战友的折磨。

开枪,是为了她。

但人,还得往坏了讲:早点动手,就消灭了同伴不堪折磨进而暴露自己的可能,同时也做好了自己的身份。

开枪,也是为了自己。

枪响过后,危机暂时解除,但创伤与自我折磨留在了心底。

在这你死我活的卧底世界,卧底要弄脏的,不仅是一双手。

这是人性。

但,《新世界》中最复杂的人,还不是李子成。

当时丁青其实已经知道了子成的卧底身份,却下定决心不揭发,完全装作不知情。

这,也是一名罪犯。

他太想在这尔虞我诈的世界里,去珍惜一份干净的情感。

黑暗里的人,总在向往一个更光明的新世界。

这也是人性。

而这便是《新世界》的魅力——

不来自血雨腥风的名场面,而是来自人与人之间暗中的较量、周旋和拉扯。

更是反复拉扯后,破碎不堪的人心。

说到这,打个岔。

Sir 有点暴论,不吐不快。

偷、借鉴、学习,甚至是融梗,对于一部电影是问题吗?

当然不。

因为没被人说过的话,没被人聊过的故事,在这个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

而一部好电影的精彩之处,那些珍贵的人性瞬间,总会在另一个故事中被重复演绎,甚至进化自己的表达。

就像《黄海》《新世界》中的卧底情节、犯罪题材,甚至是暴力美学,都能看出一条来自香港电影的脉络。

比如,卧底与罪犯的惺惺相惜,林岭东的《龙虎风云》几乎有着里程碑的地位。

何止韩国电影偷师?

昆汀照样原封不动地搬去拍出了开刃作《落水狗》。

但是。

学习和借鉴,并不是图省事一样的拿来主义,拍电影不是 " 拼好饭 "。

《老狗》会不会涉及法律问题,Sir 不知道,但它一定是恶不恶心、有没有尊严的问题。

说人话——

别不要脸。

哪怕你是网大。

这点东西从香港卖到韩国,又从韩国以这样的方式偷了回来。

网大就算再下沉,你也不能喂给观众,被消化了两遍的剩饭。

说真的,Sir 拿《老狗》跟《黄海》《新世界》比,一定有人觉得 Sir 是在给网大抬咖了。

但 Sir 是真心疼。

心疼观众,也心疼演员。

如今网大早已不是当初。

在院线电影萎靡的这些年,网大给了不少演员以小博大的机会。

比如谢苗和安志杰。

就连路人缘烂到臭的包贝尔,这两年也因为在多部网大中演反派,一定程度实现了 " 演技 " 上的口碑逆转。

如今网大的 " 提质减量 ",已经成为了新风向。

哪怕这部《老狗》,光看演员表,也够出彩。

老实力派的姜武不必多说,靠着反派形象默默站稳脚跟的包贝尔,也包括靠《漫长的季节》出圈的刘奕铁 ......

这样一份名单,本该去像 Netflix 网络电影的水平去靠拢。

结果,还是 " 狗改不了吃屎 " 的剩饭。

这剩饭,还打算吃多久?

时间差不多了哦。

别忘了,现在又多了个短剧。一些制作精良的短剧、短视频,正在把网大彻底踢出历史舞台。

现在想起来卷品质?

没有机会了,大佬。

剩饭都快没你的份了。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明焉过春天

关于包贝尔撞脸影帝?真不怪他就分享完了,您有什么想法可以联系小编(謝飛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