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馬爾
一個信息發佈的網站

劉浩存文琪新片柏林電影節首映,觀眾評分墊底,海外鍍金行不通了

今天小編(寸飛蘭)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劉浩存文琪新片柏林電影節首映,觀眾評分墊底,海外鍍金行不通了,歡迎閱讀~

看入圍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想飛的女孩》,觀眾評分僅為 2 分,排在倒數第一 ??

不由的感嘆,那些制作不夠真誠,想通過國外展演 " 鍍金 " 做噱頭的國產電影,現在已經徹底行不通了。

就拿這一次的《想飛的女孩》電影來說。

其實一開始我對于這部電影的印象還不錯,因為該片的女導演文晏,不管是做制作人還是當導演,作品我都很喜歡。

還有一點需要強調的是,她以制片人的位置進入電影市場,在她因為執導電影《嘉年華》獲得極大榮譽時,她能很松弛的勸解新銳導演,要客觀的選題、選立場、避免創作衝動。

我對她的整體印象是一位全局觀、思想認知、電影立場、藝術處理能力都很 " 硬核 " 的女性電影人。

而且文晏與柏林電影節有良好的人際關系。

畢竟她制片的《白日焰火》曾斬獲柏林電影節最高榮譽金熊獎,她自己在 2019 年也是柏林電影節唯一一位中國評委,按照國外電影節慣性,即便這一次文導制作的《想飛的女孩》不太如大家心意,也不會給太多的難堪。

可誰能想到,《想飛的女孩》在柏林電影節口碑惡評如潮,這是一點面子也沒有給啊!

但這怪誰呢?

如果說我們的《哪吒 2》在海外遇到惡意排擠,我能撸着袖子和惡評對着幹,那是因為有《哪吒 2》電影本身的底氣做支撐,怎麼吵我都不心虛。

可《想飛的女孩》口碑倒數第一,我能怎麼辦?有一種盡快戴着口罩悄悄溜掉的衝動,因為就連我自己也沒想到,曾經拍出過《嘉年華》的文晏,這一次能将《想飛的女孩》拍得這樣糟糕。

首先讓我極度不舒适的就是這部電影的主題故事,用電影簡介的方式來介紹就是,文導希望拍一部具有黑色犯罪風格的女性成長抗争類型電影。

這其中涉及時代變革、心理創傷等一系列元素,按我的理解,是一部極有深度的文藝類型電影,也很符合文導制作的氣質。

但《想飛的女孩》實際呈現到我們面前卻完全不是這麼回事。

開局就是電影叙事方式讓我不舒服,很多劇情已經進入一個緊繃狀态,正常情況下應進行适當切換,但是這部電影不僅不回避,反而硬性尬演。

看到這裡我就想起文導的《嘉年華》,在叙述時就懂得内斂克制,包括那些敏感不堪的劇情都沒有為了商業效果刻意尺度化,有一種真實的如鲠在喉之感。

相比《嘉年華》的品質,《想飛的女孩》不管是叙事方面,劇情渲染、還有人設方面都有很大的瑕疵,總有一種刻意營造的空洞感,看完特别擰巴。

我個人猜測可能是上一部《嘉年華》雖然口碑和藝術方面獲得了很大成就,可是這部高分電影在商業市場關注度卻不高。

我記得《嘉年華》這部電影當時首日排片非常之低,僅有 1.2%,票房更不用提了,讓很多業内電影人唏噓不已。

可能是這樣原因,導致導演想要做一部非純粹文藝電影,《想飛的女孩》保留些文藝片的基本調性,同時又想擁抱主流市場,從選角到犯罪懸疑類型電影元素的傾斜,都算是文導的市場妥協。

可惜她沒有平衡好,以至于電影最後給人的感覺多少有點兒不倫不類。

更糟糕的是在柏林電影節上,雙女主當中的劉浩存在媒體問答環節又翻了車,當時一記者向女主提問:" 你們是怎麼建立跟角色的連接 ……"

劉浩存卻答非所問,她說:" 我覺得創作是一件非常偉大和有意思的事情,而且我們可以跨越國界跟大家交流,還看到各國的優秀文化,我感到非常榮幸,也謝謝大家的提問 "。

這樣沒有意義的回答,極其泛泛,在這樣一個為作品做宣發的時刻,主演居然連 " 角色建立 " 都說不出來,可見對角色的理解多麼敷衍。

你要說這樣的演員能演出什麼有深刻意義的角色,我也是不太相信。

我估計文導對于這部電影的滿意度也不是特别高,這一次到柏林電影節參展,應該也只是為了給電影 " 鍍金 ",回國公映好做一些營銷上面的噱頭。

只可惜現在的觀眾不光審美提高,同時也敢怼敢罵,管你是不是曾經拍過《嘉年華》的導演,新電影不好,就直接給你差評,所以别再将海外參展作為提高電影名氣的捷徑了,好好制作電影本身才是硬道理。

關于劉浩存文琪新片柏林電影節首映,觀眾評分墊底,海外鍍金行不通了就分享完了,您有什麼想法可以聯系小編(寸飛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