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馬爾
一個信息發佈的網站

“你為什麼愛我?”

今天小編(佼昌翰)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你為什麼愛我?”,歡迎閱讀~

揚 · 戈薩特 ( Jan Gossaert ) 的《一對老夫婦》 (約 1520 年)。©  Art UK

利維坦按:

個人覺得,作者想要傳達的一層意涵是,愛一個人一旦需要明确地說出條理分明的理由——像列表清單一樣,這從來就不能完全涵蓋愛這件事本身。不過,現實中的确有很多人會因為對方的某種行為而愛上對方,這在事後會往往被認為是愛上對方的理由——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理由的确是存在的,但或許,還不足夠。

在網易雲音樂搜索【利維坦歌單】跟上不迷路

  " 你為什麼愛我?"

多年之後,我終于意識到,這其實是一個表述不當的問題。它的不妥之處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或許是它根本沒有一個真正合理的答案。

" 因為你堅強;因為你有魅力;因為你讓我發笑;因為你善良;因為你會成為一個好父親;因為你經濟穩定(或其他方面穩定);因為你在床上很棒;因為你讓我感到完整;因為你自信、沉穩、年輕、有趣、富有創造力、聰明、從容…… " 如此反復,無休無止。 

我曾經——而且是很長一段時間——認為愛一定是有理由的。這個信念讓我誤以為人生的意義就是讓自己變得值得被愛。我去健身房——是為了變得值得被愛。我寫書——是為了變得值得被愛。我盡力讓自己保持最佳狀态,盡可能地控制自己——也是為了變得值得被愛。當然,我本該知道,這一切幾乎都是徒勞的。到了漫長一天的終點,我依然會覺得自己身材走樣、相貌平平、貧窮且脆弱。而最根本的原因,或許就是我一直以來錯誤地相信," 你為什麼愛我?" 這個問題是有一個充分答案的。 

電影《火山》(Eldfjall,2011)劇照。© 豆瓣電影

如果你真的相信愛是有理由的,那麼相信我,你會花一生去尋找這個理由。而作為一個結過三次婚的男人,我可以告訴你,這種執念會毀掉你所有追求真正親密關系的可能性。如果你在潛意識裡認為自己必須滿足某些條件才能被愛,你就會把一生都奉獻給達成這些條件,而很可能在這個過程中虛度光陰。

我曾經花無數個小時在健身房、在跑步機上、在圖書館裡——以為這一切最終都會有所回報。而與此同時,我也花費了大量時間去審視别人——尤其是我最親密的人——以衡量他們是否 " 達标 "。卻沒有意識到,愛并不是一場債務與交換的交易。 

你可以想象一對相愛五年、七年的伴侶,在一個沒有孩子、沒有責任、沒有事情可做的夜晚共進晚餐。丈夫輕聲說道:" 我愛你。" 他的語氣中卻透着另一層意思—— " 你還愛我嗎?"

妻子微笑,點點頭:" 當然!"

她清了清嗓子,試圖解釋:" 我愛你,因為在我難過的時候,你總是溫柔以待,陪伴在我身邊。"  

丈夫點頭,裝出滿意的樣子,但實則不然。他會想:難道就只是這樣?難道不該有更充分的理由嗎?甚至在他内心深處,會浮現出一個更加令人不安的想法——她是不是在撒謊?因為就在三天前,她情緒低落,陷入無以言喻的消沉,而自己……根本沒有做到溫柔以待或支持。 

《奧麗芙 · 基特裡奇》(Olive Kitteridge,2014)劇照。© 豆瓣電影

事實上,他的妻子或許根本無法提供一個 " 足夠充分的理由 "。因為沒有什麼真正充分的理由可以解釋為什麼她如此愛他。因為愛,本就沒有一個可供衡量的理由。愛不存在一份可以窮盡的清單,就像沒有一份詳盡的特征列表可以完整描述 " 你是誰 ",就像沒有一份詳盡的可能性列表可以定義你的未來。這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

如果你不相信,那不妨回顧一下伊麗莎白 · 巴雷特 · 勃朗寧(Elizabeth Barrett Browning)對不講理之愛的頌歌: 

我怎樣愛你?讓我來告訴你。

我用我靈魂所能達到的極限來愛你,

就像在黑暗中感受

生命的盡頭和上帝的恩惠。

我愛你,是日光和燭焰下

最基本的需要。

我無拘無束的愛你,就像人們為權利而鬥争。

我無比純潔的愛你,就像人們不為贊美而陶醉。

我愛你,我的深情不再留給往日的悲傷,

我愛你,用我童年的信念,

我愛你,就像愛那些天上的聖人,

我愛你,用我生命中所有的呼吸、微笑和淚水,

如果上帝讓我去死,我會接受,

但死後我會更加愛你。(阮一峰 譯)

詩人從未說 " 我愛你,因為—— ",她沒有提出 " 我如何愛你 " 然後列出一大堆原因。那樣的回答只會讓人感到索然無味,不是嗎?愛無法被賺取,也無法被交易。如果它能被交易,那就意味着它有可以比較的價值,而非無法衡量的價值。而我們在愛、人生和婚姻中想要的,恰恰是那種無法衡量的價值。所以,我們應該認清一個事實——愛沒有理由。正如修道士兼詩人托馬斯 · 默頓(Thomas Merton)所說:" 愛不是一個可以被衡量、交易或交換的包裹。"

這可能有些違反直覺,但我敢保證,到最後,它會比其他任何解釋都更接近真理。因為最終,我們都是極其令人厭惡的小野獸。我們自私、暴躁、不忠,外在也并不美好——更何況,我們還會衰老、生病、死亡。單從這一點來看,就已經有足夠的理由不去愛像我們這樣的生物。我們永遠、永遠不可能在任何一生之中真正 " 配得上 " 愛。但我們依然去愛,也被愛着。而這個不講道理的事實,若能被我們全然接受,便能帶來某種程度的心安。愛,尤其是婚姻,是一個不合理的決定,正因如此,愛才能得以存續。

四十歲那年,我在大學健身房的跑步機上跳下來。我剛剛拼盡全力跑了将近一個小時,因為我一直相信,只有不斷服從于那條飛轉的跑步帶,我才算是有價值的(換句話說,才值得被愛)。然後,我真的死了。急救人員把我從心髒驟停中救了回來,我經歷了心髒搭橋手術,又在最狼狽不堪的狀态下度過了一年的康復期。我的第三任(也是我發誓最後一任)妻子凱瑟琳,不得不攙扶着我去洗手間,不得不幫助我如廁,不得不扶我起身,忍受我最難以忍受的情緒。

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真正意識到——你不會因為某個 " 好理由 " 去愛一個人,因為當時的我,毫無疑問并沒有提供任何值得被愛的理由。而這,成了我一生中最深的解脫。

這也是為什麼,每一次和好,都可能成為一種天翻地覆的改變。它向你證明,盡管一切都曾跌入深淵,你們仍然彼此相愛。而這種小小的奇迹,令人豁然開朗、自由無比。很少有事情能與這種感受媲美——或許是大笑,或許是歌唱跳舞,或許是哭泣……

電影《愛》(Amour,2012)劇照。© 豆瓣電影

這些行為,在最純粹的狀态下,既不勉強,也無法被某種邏輯嚴密地解釋清楚。更有趣的是,它們甚至不能被真正 " 選擇 ",至少不是以某種特定理由去選擇。如果我試圖列出一套詳盡、令人信服的理由來解釋某個笑話為何如此好笑,那它立刻就變得一點也不好笑了。悲劇在經過詳細分析後,往往不再那麼沉重(謝天謝地)。舞蹈,或者其他依賴節奏的行為,如果被我們過分思考其 " 韻律 " 與 " 邏輯 ",就會變得機械、生硬,失去原本的魅力。描述有時候會毀掉某些體驗。這對我來說是一個重要的啟示——擁有 " 理由 " 有時候被過分高估了,而或許,愛就是這樣的一種情況。正如漢娜 · 阿倫特(Hannah Arendt)曾說過的," 愛一旦被展示于公眾面前,就會被扼殺,或者說,被熄滅。"

你可能會說,這些道理太顯而易見了,根本不值得一提。畢竟,我們總是挂在嘴邊的 " 無條件的愛 ",仿佛已經明白它意味着什麼。但我認為,我們往往最自信談論的東西,恰恰是我們最常忽略、最缺乏真正理解的東西。

" 我無條件地愛你 " ——許多時候,它的真正含義其實是:" 總體而言,無論發生什麼,我大概率會選擇繼續和你在一起。我衡量了所有愛你的理由,它們通常能蓋過那些不愛你的理由。" 但你聽出來了嗎?這仍然是對 " 理由 " 的計算,而不是對 " 無法衡量的愛 " 的承諾。

《45 周年》(45 Years,2015)劇照。© 豆瓣電影

如果真正要說 " 我無條件地愛你 ",那應該意味着:我愛你,既無好理由,也無壞理由。我愛你,不是因為你做了什麼值得被愛,而是因為,我就這樣愛上了你。這就像你突然對某個場景哄堂大笑,而不是另一個;像你在某個時刻流淚,而不是另一個。在這個意義上,愛更像是一種信仰,而非理性決策——而且,只要我們依然 " 沉浸其中 ",它就會持續存在。所以,我們不該忘記(盡管這很容易被忘記):" 墜入愛河 " 或 " 步入婚姻 " 并不是一個單一的決定,而是一個始終保持其最初瘋狂與非理性的行為。否則,它就不再是愛了。

我最喜歡的詩之一是艾米莉 · 狄金森(Emily Dickinson)的《我為何愛你,先生?》。它的答案簡潔、幹脆、不講道理——但卻無比正确:

我為何愛你,先生?

因為——

風不需要草兒

回答——為何他一經過

她就東倒西歪。

因為風自己知道,

而你不知道

我們無需知曉,

我們有這樣的智慧

也就夠了。

閃電從不詢問眼睛,

為何他經過時它要閉上,

因為他知道,眼睛無法言說。

而那些超越言語的理由,

比起談話,更被精致者所偏愛。

日出令我臣服,先生,

因為它是日出,而我看見了——

因此——于是——

我愛你——

那麼,人們是如何不再相愛的呢?我認為,答案從來不會是 " 因為所有理由都消失了 "。或許,我們不再相愛,是因為我們把陪伴的條件誤認為是愛本身——而愛,不論好壞,都是非理性的。又或許,我們不再相愛,是因為我們開始覺得,必須找到足夠的理由才能繼續愛下去。

當然,還有另一種可能性,這種可能性令人恐懼,所以很可能是真相——愛就像一首歌,總有唱完的那一刻。又或許,它像笑聲一般,終有消散的時候。但也正因如此,我們才更該感激,那些仍然屬于我們的時光。

文 /John Kaag

譯 /gross

校對 /tim

原文 /psyche.co/ideas/theres-no-good-reason-to-love-each-other-and-thats-a-relief

本文基于創作共享協定(BY-NC),由 gross 在利維坦發布

文章僅為作者觀點,未必代表利維坦立場

加星标,不迷路

往期文章:

關于“你為什麼愛我?”就分享完了,您有什麼想法可以聯系小編(佼昌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