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袁曼雁)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條件不符就别尬演“黃臉婆”,看懂50歲梅婷在20集裡穿了數不清的醜T恤,才明白什麼是“整容式演技”,歡迎閱讀~
最近梅婷和佟大為搭檔演夫妻的新劇火了,但火的理由有點扎心——
不是因為劇情多精彩,而是觀眾瘋狂吐槽他倆 " 毫無 CP 感 ",甚至有人說梅婷演佟大為的媽媽更合适。
這話聽着傷人,可仔細看劇就會發現,網友的毒舌還真不是空穴來風。
梅婷在劇裡演的家庭主婦劉麗娜,每天穿着皺巴巴的 T 恤,素面朝天,眼袋法令紋一覽無餘;
而佟大為演的丈夫沈青呢,西裝筆挺、發型精致,一副職場精英範兒。
倆人站一起,一個像被生活榨幹的 " 老媽子 ",一個像偶像劇男主,難怪觀眾直呼 " 不像夫妻像母子 "。
但這部劇真正戳人的,恰恰是這種 " 違和感 "。
劉麗娜的邋遢不是編劇瞎編,而是赤裸裸的現實——
多少全職主婦和她一樣,每天圍着灶台轉,穿着随便套件衣服就能出門,哪有時間打扮?
劇中有一幕特别真實:麗娜炖湯時不小心把自己鎖在門外,急得滿頭大汗打電話給老公,結果沈青忙着開會根本不接。
她只能騎着小電動車衝到丈夫公司,穿着睡衣拖鞋、拎着安全頭盔,狼狽地闖進正在籤約的高端會議室。
一屋子西裝革履的人齊刷刷看過來,沈青的臉當場就黑了。
回家後,鍋燒糊了被公公罵,晚上還要挨丈夫的埋怨:" 你就不能長點心?"
麗娜憋着眼淚回怼:" 當初說感謝我犧牲事業,現在嫌我吃閒飯?" 這話簡直是一記耳光,打醒了多少裝睡的人。
全職主婦的付出,往往是最容易被忽視的。
麗娜和沈青本是同學,起點相同,可婚後一個在職場步步高升,一個在家淪為 " 免費保姆 "。
前 20 集裡,她穿的不是灰 T 恤就是黑褲子,唯一像樣的衣服還是婆婆葬禮上那件黑裙子。
和閨蜜聚會時,别人聊時尚八卦,她三句話不離 " 我老公 "" 我兒子 ",連閨蜜都忍不住翻白眼。
更扎心的是,沈青早就不願意帶她見同事了——不是嫌她丢人,而是兩人的世界早已天差地别。
他談的是融資上市,她操心的是菜價漲沒漲;他在酒會上侃侃而談,她連高跟鞋都多年沒碰過。
這種差距,哪是一句 " 沒有 CP 感 " 能概括的?
但這部劇最狠的,是撕開了婚姻裡最殘酷的真相:當你原地踏步時,連枕邊人都會嫌棄你。
沈青嘴上不說,行動卻早就背叛了,他對年輕女同事的欣賞,對妻子唠叨的不耐煩,甚至密碼鎖拖了半年不裝,全是變相的冷暴力。
直到一個 " 情敵 " 呂阿姨點醒麗娜:" 他在進步,你在退步。"
這句話像刀子一樣剜心,卻也逼着她終于清醒:
婚姻從來不是保險箱,靠犧牲換不來尊重。
于是我們看到這個 " 黃臉婆 " 開始絕地反擊。
她學攝影、找貨源,拉着老媽當模特創業賣衣服,素顏朝天的臉第一次有了光彩。
鏡頭掃過她試穿新衣時揚起的嘴角,觀眾突然發現:
原來不是梅婷老了,是劉麗娜這個角色被生活壓得太久。
可惜的是,按照國產劇的老套路,後面大概率會是 " 丈夫破產,妻子拯救 " 的狗血大團圓。
但現實中的全職主婦們,有幾個能等來這種 " 逆襲 "?
更多人面對的,是 35 歲重返職場時的年齡歧視,是伸手要錢時的尴尬,是多年家務勞動換來的那句 " 你不就帶個孩子嗎 "。
說到底,觀眾對 "CP 感 " 的争論,本質上是對女性價值的争論。
為什麼主婦就必須邋遢?
為什麼丈夫不能分擔家務?
為什麼女人的價值總要通過婚姻或逆襲來證明?
梅婷這部劇像一面鏡子,照出了我們社會最擰巴的地方。
一邊歌頌母愛偉大,一邊嫌棄媽媽們 " 不修邊幅 "。
一邊要求女性獨立,一邊把家務育兒全甩給她們。
或許哪天,當熒幕上出現一個穿着 T 恤拖鞋卻依然被丈夫珍視的主婦,當 " 家庭主婦 " 不再是被嘲笑的标籤,我們才算真正看懂了生活。
關于條件不符就别尬演“黃臉婆”,看懂50歲梅婷在20集裡穿了數不清的醜T恤,才明白什麼是“整容式演技”就分享完了,您有什麼想法可以聯系小編(袁曼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