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寸飛蘭)要和大家分享的是还得是他!守住了国产喜剧的尊严,欢迎阅读~
2025 春晚,语言类节目几乎全军覆没。
从喜剧大赛出来的新人交出的作品乏善可陈,就连舞台经验极为丰富的沈腾、马丽联手也失利了。
这些作品有一个非常严重的通病:有头无尾,戛然而止。
这就完了?
太短了,确实有点仓促
喜剧,是一门槛很高的艺术形式。
演员要有天赋,创作要有自由。
特别喜欢喜剧的小伙伴,想必早就不再期待春晚,也都有了自己的 " 爱笑会议室 ",独自打开独自欢乐。
比如我,最近就靠一档情景喜剧续命。
而且,也是它,还在维持着国产喜剧(小品)的尊严。
《鹊刀门传奇》的定位很有意思:武侠情景喜剧。
六个字,三个词,也就基本囊括了这部剧的核心看点和亮点。
动作戏表率
在聊喜剧之前,我想先严肃说说《鹊刀门传奇》的打戏。
不开玩笑地说,本剧中的动作场面,从动作设计、观赏性与气势来看,足以秒杀市面上 90%+ 标榜动作戏的影视剧。
第一季开场就是一段精彩的打斗。
武林高手西门长海(赵本山 饰)VS 一众倭寇。
戏拍得很有章法。
先是树林、密阳、蜘蛛的空镜头,营造出了武侠的诡谲氛围。
随后,蜘蛛攒动,人影横跳,渲染紧张感。
众倭寇对侠义之士展开捕杀,危急关头,西门长海仗义出手。
武侠片特别注重的起势、亮相,它都有,而且拍得还很利落、漂亮。
演员之间的套招、剪辑都很精彩,也有一些具有记忆点的运镜。
不仅如此,因为扮相与招式非常优雅有力,曾经主打反串的文松,收获了不少古装粉。
到了第二季,《鹊刀门传奇》也没放松对动作戏的要求。
故事也以西门长海与倭寇的对决开篇。
而且相比于前作,动作设计有了全面的更新。
除了那些内力引爆、手起刀落这些常见桥段,它还在意境上的呈现上提升了一个 level。
打斗之前先蓄势,场景选择与构图尤其加分。
招式上更见想象力。
倭寇使用弓弩,万箭齐发。
西门长海拔剑扫水,竟以水波护体。
后续的对决,难度提升。
收势镜头又有大量留白处理,极有中国画的美学韵味。
不仅是西门长海,姜玉郎(文松 饰)、公孙丽蓉(张小英 饰)也有不俗表现。
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二季第六集中有一场混战,各式兵器比拼,让人眼花缭乱,而叶四娘(葛珊珊 饰)流星锤兼具凶狠与力道,非常夺目。
这说明了什么?
即便演员本身没有國術功底,只要有好的國術指导和替身托底,然后,演员们能在适当的时候积极配合,也能将动作戏拍得如此好看。
包括仙侠、古偶在内的所有带有武侠元素的剧集,还有什么理由为难堪的动作场面再找借口呢?
当然了,在《鹊刀门传奇》中,打戏只是点缀。
连辅助性的元素都如此扎实,也可见主创有多用心。
喜剧片标杆
在喜剧性层面,《鹊刀门传奇》的水平那是相当高。
人设上就用了最经典的错位设计。
因为除倭大业,大侠西门长海委托自己的孪生兄弟西门长在代替自己担任鹊刀门的掌门,这种身份上的错位成了故事喜感的一大来源。
比如第二季中,众徒弟和公孙丽蓉已经知道西门长在的身份,而绝绝子(唐鉴军 饰)仍然不知。
绝绝子觊觎着掌门之位,且还在暗恋着公孙丽蓉。
公孙丽蓉为了摆脱绝绝子,威胁西门长在配合着她秀恩爱,他满脸嫌弃又不得不依从。
这样的人物关系既丰富,又有张力和喜感,逗乐效果极佳。
有意思的是,随着剧情发展,我渐渐发现。
本剧的人物关系似乎还借鉴了《西游记》,西门长在、姜玉郎、赵德柱、郝盟分别对应着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
当故事情景和人物关系结实了之后,便可以随心经营笑料了。
技巧上,本剧也可以说是赵本山小品作法的集中展示了。
比如化用歌曲 + 谐音梗。
第一季最出圈的桥段是公孙丽蓉的 " 哎嗨哎嗨哟(爱海爱海哟)~"。
第二季依样画葫芦。
虽然没超过巅峰水平,笑果依然不错。
比如反差。
第二季专门設定了反串的情境。
绝绝子率先登场。
谢广坤此生发量巅峰(不是
铺垫之后,姜玉郎登场。
这段故事完全就是为了文松设计的啊。
他走进了自己的舒适区后,发挥相当出色,女子的柔态,简直手拿把掐。
还有一些桥段的反差感,靠雅俗相撞实现。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有位夹人 在卖大酱
《鹊刀门传奇》作为一部喜剧的优势在于,剧中不仅遍布笑点,同时也兼顾着抗倭的故事主线,此外,很多情节也有针砭时弊的指向。
它聚焦了诈骗现象。
它批判了逐利行为。
它影射了饭圈文化。
对比当下的影视行业生态,《鹊刀门传奇》的出现让人振奋又觉悲哀。
振奋的是,赵本山老骥伏枥,带领着一众徒弟,推出了这部既有武侠风范又有喜剧效果的情景喜剧。
悲哀的是,类似的作品在内娱竟然凤毛麟角。
不禁想问,从什么时候开始,由衷大笑成了一件奢侈的事?
消失的笑声
很多人如今已经不看春晚了。
很多人想必都还记得被《初恋照相馆》所支配的恐惧。
它真是小品的下限了吗?
倒也未必。
但它却集中体现了近些年来小品的几乎所有缺点:表演浮夸造作、突然大喊大叫、虚假误会不断、一通煽情结尾。
每年的春节前后,刷各大短视频 app,总会点到往年的经典喜剧作品。
尤其是赵丽蓉、陈佩斯、赵本山等人的小品。
这些作品都有一种魔力,即便台词都会背了,但只要刷到,就能硬控你看完。
有,还是没有啊
有个海燕呢
你可长点心吧
遥想以前,几乎全国所有观众都坐在电视机前,等待着压轴的赵本山小品。
在那前后,连鞭炮声都没了。
春晚没有赵本山,是遗憾。
现在还看春晚,是更大的遗憾。
事实上,不管是小品,还是长篇喜剧,对于一部作品来说,有一个靠谱的掌舵人非常重要。
举个例子。
同样是春晚小品,由沈腾、马丽主演的《扶不扶》也算是经典。
很多人也都知道,赵本山指导了这个小品。
故事发展到了后半段,原本的情节是 " 蜘蛛侠救人 ",赵本山给出的建议是,让沈腾反碰瓷马丽。
从最终效果来看,这个点拨说 " 点石成金 " 亦不为过。
他说的全是我的词儿啊?!
在《鹊刀门传奇》的拍摄现场,不管是表演,还是桥段,赵本山都会一对一手把手指导。
他的话虽然很口语,却道出了表演的高境界。
第一季幕后的踩凳子,流传甚广。
你就忘掉它
第二季,赵本山看演员不自信,立即鼓励他即兴发挥。
而在剧中,你也能发现很多类似的即兴表演时刻。
西门长在训斥徒弟时,随手插刀,没想竟然倒了。
赵本山镇定自若,跟刀演起了对手戏,并且,言谈之间,那些话似乎也是在点醒徒弟,非常巧妙。
不服啊
站住
还倒了
这种松弛感与即兴发挥的能力,实在让人钦佩。
现在,《鹊刀门传奇》已经成了我的必备电子榨菜,每当干饭之前,必先打开它,吃起来才香。
这部剧也无意间为内娱树立了一个榜样——
好的喜剧,需要主心骨,需要好的剧本内容,需要好的演员阵容,需要好的配合演出。
喜剧人,也能拍好动作戏。
只有好作品,才值得尊重。
而电视机前观众的笑声,无法预制。
关于还得是他!守住了国产喜剧的尊严就分享完了,您有什么想法可以联系小编(寸飛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