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袁曼雁)要和大家分享的是触乐怪话:手机厂商们,埋了多少坑?,欢迎阅读~
触乐怪话,每天胡侃和游戏有关的屁事、鬼事、新鲜事。
图 / 小罗
最近,在国补政策下,手机的价格变得非常香。我也趁这个档口,换了一台安卓游戏手机。
许多国产安卓手机通常给人这样一种印象:性价比不错,但在许多用户体验的细节上埋了 " 坑 ",用起来总有些别扭。
我也有这种感觉。刚拿到新手机,小红书就精准地在首页为我准备了一条视频,大概内容是 " ×× 手机关闭这些設定,将会‘无广’更丝滑 " ——不得不说,这算法推荐颇有一种 " 用魔法打败魔法 " 的意味。
点开视频,迎面而来的第一句话就是:" ×× 手机到手,以下 4 大类 9 个設定…… " 这两个数字光是听起来就让人头大,足以劝退很多人,若不是需求强烈,我大概率没有耐心接着看下去。
沿着视频的指引,我首先打开 " 設定 ",找到 " 桌面、锁屏与桌面 ",点击 " 锁屏 ",关闭 " 阅图锁屏 " ——至此,手机锁屏时将不会推送一些莫名其妙的桌面。
紧接着,返回 " 設定 " 界面,下拉找到 " 安全 ",点击 " 更多安全設定 ",点击 " 应用安装 ",关闭 " 应用推荐 " ——略微讽刺的是,同一个页面里默认开启的 " 防范恶意安装 " 就在厂商自己的 " 应用推荐 " 上方。
到底谁是 " 恶意安装 "?
在视频的帮助下,我花了约 10 分钟时间,在各种页面之间跳转了几十上百次,终于让手机停止在一些奇怪场合 " 猜我喜欢 "。
这也让我对安卓厂商们的埋坑水平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将一堆繁琐复杂的默认选项,藏在普通用户可能一辈子都不会打开的 5 级、6 级页面里,或许是手机厂商们打通 " 硬體和軟體 " 生态的重要一环。
提到安卓生态,游戏行业的人可能会第一时间想到 " 硬核联盟 ",这个由多家安卓厂商组成的渠道联盟,会对经由其应用商店下载安装的部分游戏收取高达 50% 的收入抽成。高昂的渠道费用一度引得游戏行业怨声载道,但在早年间 " 渠道为王 " 的时代,游戏厂商们只能被迫接受这些规则。
然而,有抱怨的地方就有需求,在一个有效市场中总会有更好的商业模式涌现。这些年,传统安卓应用市场流量集散地的地位,已经逐渐被微信、抖音等超级 App 取代,在游戏这个垂直领網域也出现了 TapTap 等不收取渠道抽成的游戏平台。越来越多的游戏为了提高利润率,会选择性地绕过传统安卓平台,直接引导玩家至官网下载安装。
为了抢用户,不同平台也展开了激烈的角逐。去年《地下城与勇士:起源》(DNF 手游)上线之初,就在 QQ 和微信开启了 " 预约后自动安装 " 功能,只为赶在别的渠道之前将用户导入自己的伺服器。相关人士曾告诉我,当时有几家安卓厂商因为抢不过微信和 QQ,愤而下架了《DNF 助手》,以示抗议。
通过手机里出厂設定搜集用户数据、见缝插针地推送广告,是安卓厂商将用户引向自家应用市场、赚取广告和收入抽成的重要手段。在关闭推荐前,我曾在负一屏的推荐里多次看到 " 传奇 " 和 " 捕鱼 " 类游戏——某种意义上,这也是厂商将手机售价压低后,补充收入的来源。
应用市场的游戏推荐完全不懂我……
作为手机性价比的受益者,我很难指摘厂商这种获取收入的行为,唯一能做的,可能只有花 10 分钟的时间,关掉那些影响体验的功能吧。
关于触乐怪话:手机厂商们,埋了多少坑?就分享完了,您有什么想法可以联系小编(袁曼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