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馬爾
一個信息發佈的網站

道教經典語錄必備7篇

大成若缺,大巧若拙,大辯若讷,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是道教經典語錄必備7篇,歡迎閲讀~

道教經典語錄必備7篇

道教名句經典語錄

其耆欲深者,其天機淺。

福由己發,禍由己生。

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

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真人潛深淵,浮遊守規中。

天與地卑,山與澤平。

天地無為也而無不為也。

兵者,所以禁暴讨亂也。

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善者不辯,辯者不善。

安危相易,禍福相生。

金石有聲,不考不鳴。

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白石似玉,奸佞似賢。

見素抱樸,少私寡欲。

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

積愛成福,積怨成禍。

日極則仄,月滿則虧。

弗愛弗利,親子叛父。

為無為,則無不治。

有生于無,實出于虛。

圖難于其易,為大于其細。

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水積而魚聚,木茂而鳥集。

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

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天地之道,極則反,盈則損。

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天地一指也,萬物一馬也。

窮則反,終則始。

道者德之體,德者道之用。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合異以為同,散同以為異。

見出以知入,觀往以知來。

少則得,多則惑。

治大國,若烹小鮮。

仙道貴生,無量度人。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

治難於其易,去惡於其微。

運有否終,唯道長久!

患生于多欲,害生于弗備。

臨河而羨魚,不如歸家織網。

萬物皆出于機,皆入于機。

百昌皆生于土而反于土。

瑤華不琢,則耀夜之景不發。

大天之内,復有小天。

能奪天地之真氣,可以長生。

正復為奇,善復為妖。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小惑易方,大惑易性。

正身直行,眾邪自息。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物得以生,謂之德。

自飲長生酒,逍遙誰得知。

天生萬物,唯人為貴。

不涸澤而漁,不焚林而獵。

民不畏威,則大威至。

致虛極,守靜笃。

恩生于害,害生于恩。

天地之外,别有天地。

修真之道,一得永得。

理無常是,事無常非。

積愛成福,積怨則禍。

不貪最先,不恐獨後。

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堅強處下,柔弱處上。

上為下效,君行臣基。

藥者何物,吾身元氣是也。

人為貴,還需行天道。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魚處水而生,人處水而死。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見之不可用,用之不可見。

道教經典語錄,經典語錄

道者德之體,德者道之用。

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衝,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讷。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圖難于其易,為大于其細。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

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先天炁,後天氣,得之者,常似醉。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

大成若缺,大巧若拙,大辯若讷,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説。

弗愛弗利,親子叛父。

不出户,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

不尚賢,使民不争;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孝子不谀其親,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

人為貴,還需行天道。

炁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

神住則精凝。精凝則氣歸,氣歸則丹結。

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不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三十輻,共一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户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道自虛無生一炁,便從一炁產陰陽。陰陽再合成三體,三體重生萬物昌。

產在坤,種在乾,但至誠,法自然。

挫其鋭,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思寡欲,絕學無憂。

人而無義,唯食而已,是雞鳴也。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多,多則惑。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有道無術,獨善其身;有術無道,害人害己;以道御術,兼濟天下。

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一尺之捶,日取其半,萬世不竭。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不迷性自住,性住炁自回,炁回丹自結。

學道者無他,務在養炁而已。夫心液下降,腎炁上升,至于脾,元炁氤氲不散,則丹聚矣。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

上德無為,不以察求;下德為之,其用不休。知白守黑,神明自來。

其耆欲深者,其天機淺。

聖人之道為而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與之争。

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修真之道,全是盜天地虛無之氣,竊陰陽造化之權。

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當車轍,不知其不勝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随,恒也。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

兵強則滅,木強則折,革固則裂,齒堅于舌而先敝。

夫易,廣矣,大矣。以言其遠,則不御,以言其迩,則靜而正;以言其天地之間,則備矣。

要得谷神常不死,須憑玄牝立根基。真精既返黃金屋,一顆明珠永不離。

修道要濟世度人,但又不亂發慈悲。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我無為,而民自化;我無心,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

理無常是,事無常非。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恍惚之中尋有象,杳冥之内覓真精。有無從此交相入,未見如何想得成。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争,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

三才相盜食其時,此是神仙道德機。萬化既安諸慮息,百骸俱理證無為。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随。恒也。

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

是性命,非神炁,水鄉鉛,只一味。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見之不可用,用之不可見。

凡天下均同是性,天性既善,悉生萬物,無不置也。地性既善,養生萬物,無不置也。聖人悉樂理天下而實法天地,故萬物皆受其功大善。神仙真人助天地而不敢輕,尊之,重之,受之,佑之。

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于遊刃必有餘地矣。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鋭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察見淵魚者不祥,智料隐匿者有殃。

修道之人當有高風亮節,心存傲骨,斂心凝神,行事不能受外人影響,心要穩,志要恒。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自其異者視之,肝膽楚越也;自其同者視之,萬物皆一也。

真橐龠,真鼎爐,無中有,有中無。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天生一物變三才,交感陰陽結聖胎。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

不出户,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入無窮之門,以遊無極之野。吾與日月參光,吾與天地為常。

目擊而道存矣,亦不可以容聲矣。

還虛之功,唯在對境無心而已。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安危相易,禍福相生。

真人潛深淵,浮遊守規中。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一日内,十二時,意所到,皆可為。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為教父。

安爐立鼎法乾坤,鍛煉精華制魄魂。聚散氤氲成變化,敢将玄妙等閒論。

修道之人明生死,求正道,懲惡揚善,利益蒼生。我們能把握的就是今生,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天地無全功,聖人無全能,萬物無全用。

道教名句經典語錄,經典語錄

見出以知入,觀往以知來。

仙道貴生,無量度人。

致虛極,守靜笃。

其耆欲深者,其天機淺。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物得以生,謂之德。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臨河而羨魚,不如歸家織網。

民不畏威,則大威至。

天與地卑,山與澤平。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百昌皆生于土而反于土。

天地無為也而無不為也。

窮則反,終則始。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天生萬物,唯人為貴。

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有生于無,實出于虛。

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

日極則仄,月滿則虧。

大天之内,復有小天。

治大國,若烹小鮮。

患生于多欲,害生于弗備。

能奪天地之真氣,可以長生。

萬物皆出于機,皆入于機。

圖難于其易,為大于其細。

金石有聲,不考不鳴。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兵者,所以禁暴讨亂也。

天地一指也,萬物一馬也。

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

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白石似玉,奸佞似賢。

藥者何物,吾身元氣是也。

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為無為,則無不治。

不貪最先,不恐獨後。

自飲長生酒,逍遙誰得知。

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

合異以為同,散同以為異。

運有否終,唯道長久!

瑤華不琢,則耀夜之景不發。

見之不可用,用之不可見。

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魚處水而生,人處水而死。

真人潛深淵,浮遊守規中。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道者德之體,德者道之用。

修真之道,一得永得。

小惑易方,大惑易性。

積愛成福,積怨則禍。

正身直行,眾邪自息。

治難於其易,去惡於其微。

安危相易,禍福相生。

天地之外,别有天地。

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福由己發,禍由己生。

少則得,多則惑。

善者不辯,辯者不善。

見素抱樸,少私寡欲。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不涸澤而漁,不焚林而獵。

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

理無常是,事無常非。

上為下效,君行臣基。

天地之道,極則反,盈則損。

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弗愛弗利,親子叛父。

人為貴,還需行天道。

水積而魚聚,木茂而鳥集。

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恩生于害,害生于恩。

積愛成福,積怨成禍。

正復為奇,善復為妖。

堅強處下,柔弱處上。

道教四字禅語,經典語錄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将欲廢之,必固興之;将欲奪之,必固與之。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将欲歙之,必故張之;将欲弱之,必故強之;将欲廢之,必故興之;将欲取之,必故與之。是謂微明。

日極則仄,月滿則虧。物極則反,命曰環流。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台,起于累土;千裏之行,始于足下。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鋭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道教經典語錄

神住則精凝。精凝則氣歸,氣歸則丹結。

目擊而道存矣,亦不可以容聲矣。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争,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一日内,十二時,意所到,皆可為。

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當車轍,不知其不勝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

要得谷神常不死,須憑玄牝立根基。真精既返黃金屋,一顆明珠永不離。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孝子不谀其親,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為教父。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思寡欲,絕學無憂。

一尺之捶,日取其半,萬世不竭。

三才相盜食其時,此是神仙道德機。萬化既安諸慮息,百骸俱理證無為。

人為貴,還需行天道。

天地無全功,聖人無全能,萬物無全用。

挫其鋭,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多,多則惑。

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

其耆欲深者,其天機淺。

還虛之功,唯在對境無心而已。

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

天生一物變三才,交感陰陽結聖胎。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聖人之道為而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與之争。

察見淵魚者不祥,智料隐匿者有殃。

道者德之體,德者道之用。

上德無為,不以察求;下德為之,其用不休。知白守黑,神明自來。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夫易,廣矣,大矣。以言其遠,則不御,以言其迩,則靜而正;以言其天地之間,則備矣。

三十輻,共一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户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先天炁,後天氣,得之者,常似醉。

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見之不可用,用之不可見。

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

不出户,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修道之人當有高風亮節,心存傲骨,斂心凝神,行事不能受外人影響,心要穩,志要恒。

我無為,而民自化;我無心,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不尚賢,使民不争;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随,恒也。

炁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

是性命,非神炁,水鄉鉛,只一味。

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入無窮之門,以遊無極之野。吾與日月參光,吾與天地為常。

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理無常是,事無常非。

學道者無他,務在養炁而已。夫心液下降,腎炁上升,至于脾,元炁氤氲不散,則丹聚矣。

修真之道,全是盜天地虛無之氣,竊陰陽造化之權。

弗愛弗利,親子叛父。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説。

真橐龠,真鼎爐,無中有,有中無。

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衝,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讷。

恍惚之中尋有象,杳冥之内覓真精。有無從此交相入,未見如何想得成。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不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修道要濟世度人,但又不亂發慈悲。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圖難于其易,為大于其細。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

安危相易,禍福相生。

安爐立鼎法乾坤,鍛煉精華制魄魂。聚散氤氲成變化,敢将玄妙等閒論。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兵強則滅,木強則折,革固則裂,齒堅于舌而先敝。

真人潛深淵,浮遊守規中。

有道無術,獨善其身;有術無道,害人害己;以道御術,兼濟天下。

自其異者視之,肝膽楚越也;自其同者視之,萬物皆一也。

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

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于遊刃必有餘地矣。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随。恒也。

不出户,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產在坤,種在乾,但至誠,法自然。

修道之人明生死,求正道,懲惡揚善,利益蒼生。我們能把握的就是今生,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大成若缺,大巧若拙,大辯若讷,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道自虛無生一炁,便從一炁產陰陽。陰陽再合成三體,三體重生萬物昌。

人而無義,唯食而已,是雞鳴也。

不迷性自住,性住炁自回,炁回丹自結。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鋭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

凡天下均同是性,天性既善,悉生萬物,無不置也。地性既善,養生萬物,無不置也。聖人悉樂理天下而實法天地,故萬物皆受其功大善。神仙真人助天地而不敢輕,尊之,重之,受之,佑之。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道教名言名句禅語,經典語錄

能至于無樂者,則無不樂;無不樂則至極樂矣。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孰敢?

多言多敗,多事多害。前蜀。杜光庭。

民之從事,常于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

和大怨,必有馀怨;報怨以德,安可以為善?

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清靜處于,虛以待之,無為無求,而百川自為來也。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多,多則惑。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復,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

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成之熟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過後,必有兇年。

以多歧亡羊,學者以多方喪生。

善遊者溺,善騎者堕,各以其所好,反之為禍。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刍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刍狗。

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天下,是謂不争之德,是謂用人之力。

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物壯則老。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于江海。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台,起于累土;千裏之行,始于足下。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于郊。

君子不謂小善不足為也而舍之,小善積而為大善;不謂小不善為無傷也而為之,小不善積而為大不善。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争,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禍莫大于輕敵,輕敵幾喪吾寶。故抗兵相若,哀者勝矣。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争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土處下,不在高,故安而不危;水下流,不争先,故疾而不遲。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為教父。

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聖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圖難于其易,為大于其細;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欲剛者必以柔守之,欲強者必以弱保之;積于柔則剛,積于弱則強。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争。

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

三十輻,共一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户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夫惟無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聖人被褐懷玉。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

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将救之,以慈衞之。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随。恒也。

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天之道,其猶張弓欤?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馀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馀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人之所惡,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為稱。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

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是以聖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台起于累土,千裏之行始于足下。

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

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将欲歙之,必故張之;将欲弱之,必故強之;将欲廢之,必故興之;将欲取之,必故與之。是謂微明。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致虛極,守靜笃。萬物并作,吾以觀復。

道教經典語錄語句大全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随無涯,殆矣。《莊子養生主》

眾人重利,廉士重名,賢士尚志,聖人貴精。《莊子刻意》

夫大寒至,霜雪降,然後知松柏之茂也。《淮南子俶真訓》

其動,止也;其死,生也;其廢,起也。《莊子天地》

以道觀之,物無貴賤;以物觀之,自貴而相賤。《莊子秋水》

鈎曲之形無繩直之影,參差之上無整齊之下。《抱樸子廣譬》

聖人不貴尺之壁而重寸之陰,時難得而易失也。《淮南子原道訓》

國無義,雖大必亡。人無善志,雖勇必傷。《淮南子主術訓》

至大無外,謂之大一;至小無内,謂之小一。《莊子天下》

形不得神不能自生,神不得形不能自成。《西升經神生章》

過載者沉其舟,欲勝者殺其生。《抱樸子外篇安貧》

超俗拔萃之德不能立功于未至之時。《抱樸子廣譬》

亡國之法有可随者,治國之俗有可非者。《淮南子説山訓》

長要心定,行住坐卧皆是行道。《丹陽真人直言》

與妒勝已者而謀舉嫉惡之賢,是與狐議治裘也。《抱樸子博喻》

樂之為道,總在能順。致樂之道,總在能順時而動。《周易闡真卷一》

日不知夜,月不知晝,日月為明而弗能兼也。《淮南子缪稱訓》

欲修大道者,理無别訣,無非神界而已。《金仙證論序煉丹第一》

勿助勿忘而養,勿寂勿照而温。《慧命經集正道工夫直論第十一》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争,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道德經》

兵強則滅,木強則折,革固則裂,齒堅于舌而先敝。《淮南子原道》

兵強則滅,木強則折;革固則裂,齒堅于舌而先敝。《淮南子原道》

喪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謂之倒置之民。《莊子繕性》

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莊子逍遙遊》

能奪天地之真氣,可以長生。《大丹直指論合日月真氣》

神住則精凝。精凝則氣歸,氣歸則丹結。《玄膚論元精元氣元神論》

不務修德,而求非望之福,非愚而何?《七破論破愚論》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道德經》

民之從事,常于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道德經》

多欲虧義,多憂害智,多懼害勇。《淮南子缪稱訓》

執志不絕群,則不能臻成功銘弘勳。《抱樸子廣譬》

欲致魚者先通水,欲致鳥者先樹木。《淮南子説山訓》

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今之人,内化而外不化。《莊子知北遊》

極而反,盛而衰,天地之道也,人之李也。《經法四度》

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政教有經,而令行為上。《淮南子氾論訓》

待西施、毛嫱而為配,則終身不家矣。《淮南子齊俗訓》

百川易源,而皆歸于海;百家殊業,而皆務于治。《淮南子汜論訓》

雲厚者雨必猛,弓勁者箭必遠。《抱樸子外篇喻蔽》

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聞數窮,不若守中。《道德經》

目妄視則淫,耳妄聽則惑,口妄言則亂。《淮南子主術訓》

病困乃重良醫,世亂而貴忠貞。《抱樸子外篇廣譬》

太山之高,背而弗見;秋毫之末,視之可察。《淮南子説林訓》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道德經》

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莊子人間世》

悲樂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過;好惡者,心之失。《莊子刻意》

善遊者溺,善騎者堕,各以其所好,反之為禍。《淮南子原道》

不學而求知,猶願魚而無網焉。《抱樸子外篇勖學》

修行大抵要聰明,只恐聰明太外呈。《播溪集聰明》

養性之道,不欲飽食便卧及終日久坐,皆損壽也。《養性延命錄》

金以剛折,水以柔全,山以高陊,谷以卑安。《抱樸子外篇廣譬》

惟不求利者為無害,惟不求福者為無禍。《淮南子诠言訓》

道德,天地之神明也。天地,道德之形容也。《道德指歸論勇敢篇》

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莊子逍遙遊》

善遊者溺,善騎者堕,各以其所好,反自為禍。《淮南子原道訓》

道之精微,莫如性命。性命之修煉,莫如歸一。《金丹大要圖説》

丹道以煉己為始,以温養為終。《參同契直指三相類下篇》

吞舟之魚蕩而失水,則制于蝼蟻,離其居也。《淮南子主術訓》

無名者道之體,而有名者道之用也。《道德真經取善集》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莊子知北遊》

槁竹有火,弗鑽不然;土中有水,弗掘無泉。《淮南子説林訓》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老子》

修道者,貴乎恒于正道,尤貴乎恒行于正道。《周易闡真卷一》

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老子》

明君不釋法度,故機詐不肆其巧。《抱樸子外篇用刑》

還虛之功,唯在對境無心而已。《仙佛合宗語錄最初還虛第一》

能至于無樂者,則無不樂;無不樂則至極樂矣。《淮南子原道》

堅志者,功名之主也;不惰者,眾善之師也。《抱樸子廣譬》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刍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刍狗。《道德經》

無為而尊者,天道也;有為而累者,人道也。《莊子在宥》

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德經》

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道德經》

無人心即有道心,道心是心非心。《周易闡真卷一》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道德經》

有實而無乎處者,宇也;有長而無本剽者,宙也。《莊子庚桑楚》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莊子人世間》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老子》

百年大小榮枯事,過眼渾如一夢中。《播溪集落花》

道之費隐不可道,道之發見則可道。《太上十三經注解》

言而必有信,期而必當,天下之高行也。《淮南子汜論訓》

名在無極不可名,名在太極則可名。《太上十三經注解》

關于道教經典語錄必備7篇就分享完了,您有什麼想法可以聯系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