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马尔
一个信息发布的网站

廊坊 4.2 级地震,京津冀多地有感!网友:半夜被手机地震预警震醒……你预警开了吗?

今天小编(賁芳蕤)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廊坊 4.2 级地震,京津冀多地有感!网友:半夜被手机地震预警震醒……你预警开了吗?,欢迎阅读~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3 月 26 日 1 时 21 分,在河北廊坊市永清县(北纬 39.42 度,东经 116.60 度)发生 4.2 级地震,震源深度 20 公里,震中距北京市 55 公里。

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局迅速启动三级应急服务响应。河北石家庄、廊坊、雄安新区,北京和天津部分地区有震感,本次地震暂无人员伤亡情况报告。

图片来自央视新闻

不少网友反馈,自己的手机收到了地震预警。

预警信息一例(视手机型号和相关应用可能有所不同)图片来自央视新闻

该怎么打开手机地震预警功能?地震来袭,又该怎么躲呢?应急管理部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副主任陈虹在科普中国星空讲坛的演讲中,专门了科普了手机如何設定地震预警,以及其他公众有必要掌握的 " 地震自救知识 "。

地震预警  

该怎么設定

手机上可以設定地震预警,不同手机型号可以参考下面的方法↓↓↓

1. 华为

設定→安全→应急预警通知→地震预警。

2. 小米

手机管家→家人关怀→地震预警。

3. 荣耀

4. OPPO

设定→安全→ SOS 紧急联络→自然灾害警报→地震警报。

5. vivo

天气 App →設定→地震预警→启用地震预警服务。

6. 其他手机

微信也可以設定地震预警,方法如下↓↓↓

地震来袭  

应该怎么躲

1

科学避险

科学避险,首先需要大家养成一个习惯:

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要会识别和分析家中及办公环境的地震灾害风险隐患,尤其是那些容易倾倒的大型家具、容易砸到人的悬挂物、发生位移容易损坏的燃气管道和电线等装置以及在上班、上学途中的巨大的广告牌和玻璃幕墙。

因为一个 7 级地震,可能不会造成建筑物的完全坍塌,但是在玻璃幕墙下面行走,玻璃会碎,这是很危险的。

家里能排除隐患的排除隐患,能固定的固定,在路上也要想到," 一旦要地震了,我一定不往那儿跑,不从那底下跑 ",大家要能主动识别、避免身边的隐患,创造安全的生活环境。

成功的应急避险,还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震前的避险准备,这样才能在地震发生时,做出正确的避险行为。

在上学上班、日常生活中,都要规划好避险的缓冲区和避险的疏散路线,就是要往哪儿逃。家里哪儿是安全的、学校哪儿是安全的、工作场所哪儿是安全的,要制定属于自己的应急避险预案。

另外,还要提前掌握反复演练,地震避险方法。

供图:陈虹

2

震时紧急避险怎么做?

我国是地震灾害严重的国家,在地震的血的教训中总结出了一些有效的地震避险方法。

比如唐山地震我们总结了 " 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疏散 " 的方法,汶川地震我们总结了 " 能跑则跑,不能跑则躲 ",一些强有感地震总结了 " 不能跳楼、不能盲目外逃 "。

震时避险应遵从下列原则:

一是因地制宜。根据所处环境和客观条件,选择合适的避险方法。

二是果断。沉着、冷静、按预案快速行动。

三是要迅速撤离。避免踩踏或慌乱导致不必要的伤亡。

地震有预警信息,预警信息包括地震震中、震级、发生时间、破坏地震波到达时间,除此之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你所处位置的预估烈度

烈度 5 度以上是一个分界。5 度以上能躲就躲,5 度以下不用跑。5 度的概念是屋里墙上一些挂件可能会掉下来,但房子不会倒。

预警信息里还有一个是S 波到达你的时间是多少秒

像上面这张图里显示的是 75 秒。一般来说,一个地震如果 75 秒以后才会到达,说明离震中位置比较远,基本不需要避险。但如果是 9 级地震,75 秒到你那儿,就得考虑考虑了,因为这个地震比较大,75 秒以后,可能烈度还在 6 度或 7 度以上。

预警是有盲點的,如果站在盲點范围内,就需要你自己来感知地震的大小和远近。不同大小、远近的地震,造成的破坏程度是不同的,采取的避险方法也不同。远震、小震不用避,近震、大震才需要避险。

3

如何判断地震的远近和大小?

不同距离的地震,晃动的方向是不一样的。近震是先上下颠簸,然后左右前后晃动,远震不会出现上下颠簸,而是长时间的前后左右晃动。

换句话说,我们感觉到明显的上下颠簸的时候,就需要避险了。

供图:陈虹

对于抗震能力弱的建筑物,在单层房屋或楼房一二层的人员,要迅速撤离到室外的安全区網域,在楼房三层及以上的人员,就近躲避。对于抗震能力强的建筑物,可以就近躲避。

当就近躲避时,要蹲下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缩小面积,额头置于膝盖之间,双手保护头部。如果有条件的话,用手帕、湿巾等物品捂住口鼻,以防灰尘掉落。

4

身处高层建筑时如何避险?

高层住宅大多都是框架结构,在抗震设防上,我们国家考虑了 " 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 的抗震标准。高楼是来不及跑出来的,所以应该选择就地躲避。

我们要远离主墙面、门窗和有高大家具的地方,迅速到卫生间、厨房等小开间房间躲避,等晃动停止后,再沿消防通道有序疏散,以防后续余震的影响。疏散时禁止乘坐电梯,也不提倡在有地震的时候,利用绳索逃學生。

供图:陈虹

地震往往还会产生滑坡坍塌,及时避险也非常重要。

如果你所处的位置在坍塌影响范围外,一定要绕行。如果滑坡的速度非常快,最好原地不动,抱紧一棵大树不松手。泥石流则不一样,泥石流不建议抱大树。

地震是可怕的,但是最可怕的是地震来了,我们不知道如何做正确的事情,让我们一起做好应对灾难的准备。

策划制作

来源丨综合自央视新闻、新华社、应急管理部、中国地震局、科普中国此前内容

责编丨丁崝

审校丨徐来、林林

相关推荐

1.快停下!这个习惯让人反复内耗!但很多人却每天都在无意识地做

2.这种正在路边开花的植物,竟是纸币的原料!

3.都是谁在用 DeepSeek " 算命 " 啊?劝你真的不要……

4.微塑料正快速侵入大腦,研究者称 " 不寒而栗 "

5.家里最常见的这 5 种东西,其实巨脏无比!(第 4 种人人都在用)

关于廊坊 4.2 级地震,京津冀多地有感!网友:半夜被手机地震预警震醒……你预警开了吗?就分享完了,您有什么想法可以联系小编(賁芳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