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馬爾
一個信息發佈的網站

廊坊 4.2 級地震,京津冀多地有感!網友:半夜被手機地震預警震醒……你預警開了嗎?

今天小編(賁芳蕤)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廊坊 4.2 級地震,京津冀多地有感!網友:半夜被手機地震預警震醒……你預警開了嗎?,歡迎閱讀~

中國地震台網正式測定:3 月 26 日 1 時 21 分,在河北廊坊市永清縣(北緯 39.42 度,東經 116.60 度)發生 4.2 級地震,震源深度 20 公裡,震中距北京市 55 公裡。

地震發生後,中國地震局迅速啟動三級應急服務響應。河北石家莊、廊坊、雄安新區,北京和天津部分地區有震感,本次地震暫無人員傷亡情況報告。

圖片來自央視新聞

不少網友反饋,自己的手機收到了地震預警。

預警信息一例(視手機型号和相關應用可能有所不同)圖片來自央視新聞

該怎麼打開手機地震預警功能?地震來襲,又該怎麼躲呢?應急管理部中國地震應急搜救中心副主任陳虹在科普中國星空講壇的演講中,專門了科普了手機如何設定地震預警,以及其他公眾有必要掌握的 " 地震自救知識 "。

地震預警  

該怎麼設定

手機上可以設定地震預警,不同手機型号可以參考下面的方法↓↓↓

1. 華為

設定→安全→應急預警通知→地震預警。

2. 小米

手機管家→家人關懷→地震預警。

3. 榮耀

4. OPPO

設定→安全→ SOS 緊急聯絡→自然災害警報→地震警報。

5. vivo

天氣 App →設定→地震預警→啟用地震預警服務。

6. 其他手機

微信也可以設定地震預警,方法如下↓↓↓

地震來襲  

應該怎麼躲

1

科學避險

科學避險,首先需要大家養成一個習慣:

在日常生活、學習、工作中,要會識别和分析家中及辦公環境的地震災害風險隐患,尤其是那些容易傾倒的大型家具、容易砸到人的懸挂物、發生位移容易損壞的燃氣管道和電線等裝置以及在上班、上學途中的巨大的廣告牌和玻璃幕牆。

因為一個 7 級地震,可能不會造成建築物的完全坍塌,但是在玻璃幕牆下面行走,玻璃會碎,這是很危險的。

家裡能排除隐患的排除隐患,能固定的固定,在路上也要想到," 一旦要地震了,我一定不往那兒跑,不從那底下跑 ",大家要能主動識别、避免身邊的隐患,創造安全的生活環境。

成功的應急避險,還需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震前的避險準備,這樣才能在地震發生時,做出正确的避險行為。

在上學上班、日常生活中,都要規劃好避險的緩衝區和避險的疏散路線,就是要往哪兒逃。家裡哪兒是安全的、學校哪兒是安全的、工作場所哪兒是安全的,要制定屬于自己的應急避險預案。

另外,還要提前掌握反復演練,地震避險方法。

供圖:陳虹

2

震時緊急避險怎麼做?

我國是地震災害嚴重的國家,在地震的血的教訓中總結出了一些有效的地震避險方法。

比如唐山地震我們總結了 " 震時就近躲避,震後迅速疏散 " 的方法,汶川地震我們總結了 " 能跑則跑,不能跑則躲 ",一些強有感地震總結了 " 不能跳樓、不能盲目外逃 "。

震時避險應遵從下列原則:

一是因地制宜。根據所處環境和客觀條件,選擇合适的避險方法。

二是果斷。沉着、冷靜、按預案快速行動。

三是要迅速撤離。避免踩踏或慌亂導致不必要的傷亡。

地震有預警信息,預警信息包括地震震中、震級、發生時間、破壞地震波到達時間,除此之外,還有最重要的一點,你所處位置的預估烈度

烈度 5 度以上是一個分界。5 度以上能躲就躲,5 度以下不用跑。5 度的概念是屋裡牆上一些挂件可能會掉下來,但房子不會倒。

預警信息裡還有一個是S 波到達你的時間是多少秒

像上面這張圖裡顯示的是 75 秒。一般來說,一個地震如果 75 秒以後才會到達,說明離震中位置比較遠,基本不需要避險。但如果是 9 級地震,75 秒到你那兒,就得考慮考慮了,因為這個地震比較大,75 秒以後,可能烈度還在 6 度或 7 度以上。

預警是有盲點的,如果站在盲點範圍内,就需要你自己來感知地震的大小和遠近。不同大小、遠近的地震,造成的破壞程度是不同的,采取的避險方法也不同。遠震、小震不用避,近震、大震才需要避險。

3

如何判斷地震的遠近和大小?

不同距離的地震,晃動的方向是不一樣的。近震是先上下颠簸,然後左右前後晃動,遠震不會出現上下颠簸,而是長時間的前後左右晃動。

換句話說,我們感覺到明顯的上下颠簸的時候,就需要避險了。

供圖:陳虹

對于抗震能力弱的建築物,在單層房屋或樓房一二層的人員,要迅速撤離到室外的安全區網域,在樓房三層及以上的人員,就近躲避。對于抗震能力強的建築物,可以就近躲避。

當就近躲避時,要蹲下蜷曲身體,降低身體重心,縮小面積,額頭置于膝蓋之間,雙手保護頭部。如果有條件的話,用手帕、溼巾等物品捂住口鼻,以防灰塵掉落。

4

身處高層建築時如何避險?

高層住宅大多都是框架結構,在抗震設防上,我們國家考慮了 " 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 的抗震标準。高樓是來不及跑出來的,所以應該選擇就地躲避。

我們要遠離主牆面、門窗和有高大家具的地方,迅速到衛生間、廚房等小開間房間躲避,等晃動停止後,再沿消防通道有序疏散,以防後續餘震的影響。疏散時禁止乘坐電梯,也不提倡在有地震的時候,利用繩索逃學生。

供圖:陳虹

地震往往還會產生滑坡坍塌,及時避險也非常重要。

如果你所處的位置在坍塌影響範圍外,一定要繞行。如果滑坡的速度非常快,最好原地不動,抱緊一棵大樹不松手。泥石流則不一樣,泥石流不建議抱大樹。

地震是可怕的,但是最可怕的是地震來了,我們不知道如何做正确的事情,讓我們一起做好應對災難的準備。

策劃制作

來源丨綜合自央視新聞、新華社、應急管理部、中國地震局、科普中國此前内容

責編丨丁崝

審校丨徐來、林林

相關推薦

1.快停下!這個習慣讓人反復内耗!但很多人卻每天都在無意識地做

2.這種正在路邊開花的植物,竟是紙币的原料!

3.都是誰在用 DeepSeek " 算命 " 啊?勸你真的不要……

4.微塑料正快速侵入大腦,研究者稱 " 不寒而栗 "

5.家裡最常見的這 5 種東西,其實巨髒無比!(第 4 種人人都在用)

關于廊坊 4.2 級地震,京津冀多地有感!網友:半夜被手機地震預警震醒……你預警開了嗎?就分享完了,您有什麼想法可以聯系小編(賁芳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