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马尔
一个信息发布的网站

老子思想语录精选3篇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春秋?老聃《老子?五十六章》知:同“智”。明智的人不随便说话,随便说话的人没有真知灼见。也有作另一种理解:智者是不向人民发号施令的,发号施令的人就不是智者。《老子?五十六章》这一章讲的是智者的修养方法及其效果。老子认为,智者不应是说教者,而应通过自我修养,言行一致,豁达大度,以取得人们的尊崇。《老子?五十六章》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今天小编要和大家分享的是老子思想语录精选3篇,欢迎阅读~

老子思想语录精选3篇

老子思想语录 第1篇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坚韧不拔。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老子。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道德经》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天地好生,征物同一躯命,故人惟兼物性,方为全尽吾性。体此意者,樽节爱养,戒杀放生,自有所不能已也。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老子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已为人己愈多。——老子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庄子阅读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民之从事,常於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道德经》

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

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正治国,以奇用兵。春秋?老聃《老子》五十章。以:用。正:正常。奇:出人意料。这两句大意是:用正常的方法治理国家,用特殊的变化的方法指导战争。这两句的重心在前一句。办任何事情的方法都有奇正之分。用兵是对付敌人,要用出人意料变化多端的方法出奇制胜。治国则是处理国家内部事务,要用正常的方法,不多生变异,横生事端,还要符合人民的心理要求和愿望,民安则国家也得到安定。选两句多用于谈论治国之道。《老子》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出处】《道德经·第二章》【译文】有与无相互生化,难与易相互促成,长与短相互比较,高与下相互趋向,音与声相互应和,前与后相互追随。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道德经》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出处】《道德经·第九章》【译文】金银财宝很多,没有谁能守得住。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道德经》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春秋?老聃《老子》第三十三章。这两句大意是:善于识别人的人,可谓智慧;善于认识自已的人,可谓明达。常言说“知人知面不知心”,故知人很难,能知人者十分聪明;能了解自己的长处短处,更十分困难,故人贵有自知之明。此二句以精练的语言指出知人难自知更难;只有能认识别人又能认识自己的人才称得上明智。它强调人要有自知之明要善于取人之长,补已之短。《老子》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五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抗兵相加,哀者胜矣。抗兵相加,哀者胜矣。春秋?老聃《老子》六十九章。抗兵:对抗的军队。加:施。哀者:充满悲愤心情的一方。这两句大意为:两国举兵相加,受侵略而怀着悲愤心情的一方将会获胜。此二句写出了老子的战争观。老子认为:反侵略的战争一定能获胜。他认为:两支对抗的军队相遇,受侵略的国家的战士们满怀着义愤,决心和敌人拼命,一夫拼命,万夫难当,这样的军队自然能获胜.成语“哀兵必胜”即出于此。此二句可用以说明被压迫受欺凌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一定能打胜仗。《老子》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於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道德经》第八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德经》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道德经》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富可敌国,莫之能守;繁荣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道德经》

道可道,万分道。名可名,万分名。知名天地之始;着名万物之母。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庄子都有哪些智慧。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经》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道德经》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出处】《道德经·第八章》【译文】至上的善行就像水一样。水,善于利益万物而不与万物争,居处于众人所讨厌的低处,所以,水的性子很接近于道。

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想知道初三网首页。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肝脑涂地。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祸莫大于轻敌。祸莫大于轻敌。春秋?老聃《老子》六十九章。本句大意是:最大的灾祸来自轻敌。轻敌,就会过分迷信自己的实力,从而作出错误的判断;轻敌,就不能正确地分析敌情,容易放松警惕,给敌人造成可乘之机,因此,轻敌为古今兵家之大忌。此句可作为用兵者的座右铭,同时对每人也都具有警戒意义。无论干什么工作,松懈麻痹轻敌都会导致失败,甚至会引出不测之祸。《老子》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出处】《道德经·第二章》【译文】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的标准,于是就有了与之对立的丑;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的标准,于是就有了反面的不善。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七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治大国,若烹小鲜。春秋?老子《道德经》第六十章鲜:鲜美的食物;味美的食物。本句的字面意思是“治理大国就像烹调美味的小菜一样”通行的解释是:治大国就好像煎小鱼。商?伊尹见商汤是个贤德的君主,便向他提出自己的治国主张。一次,伊尹借汤询问饭菜的事说:“做菜即不能太咸也不能太淡,要调好作料才行;治国如同做菜,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松弛懈怠,只有恰到好处才能把事情办好。”商汤听了,很受启发,便产生重用伊尹之意。商汤和伊尹相谈后,顿觉相见恨晚,当即命伊尹为「阿衡」,在商汤和伊尹的经营下,商汤的力量开始壮大,想进攻夏桀。《道德经》

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出处】《道德经·第二章》【译文】圣人总是做能够顺应自然法则和客观规律的事,做事时用行动来教化,而不用语言来教化。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收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出处】《道德经·第十二章》【译文】色彩缤纷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声使人听觉失灵,浓厚味道使人味觉不灵,骑马打猎使人心思放荡发狂,贵重的物品使人的行为不轨。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春秋?老聃《老子?五十六章》知:同“智”。明智的人不随便说话,随便说话的人没有真知灼见。也有作另一种理解:智者是不向人民发号施令的,发号施令的人就不是智者。《老子?五十六章》这一章讲的是智者的修养方法及其效果。老子认为,智者不应是说教者,而应通过自我修养,言行一致,豁达大度,以取得人们的尊崇。《老子?五十六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美词网)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出处】《道德经·第二十章》【译文】众人都很聪明睿智,唯独我却显得糊里糊涂。众人都很精明,唯独我看着很笨的样子。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天网恢恢,疏而不失。春秋?老聃《老子》七十三章。天网:天道之网。恢恢:形容非常广大。疏:指网眼稀疏。这两句大意是:主宰宇宙万物的天道之网广大无边,虽然它的网眼稀疏,但任何罪恶它都一点不会漏失。~意谓天道公平,任何犯罪作恶,都要受到天的惩罚;现多写作“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用以形容作恶多端的坏人,不管他多么奸诈和狡猾,显赫和不可一世,到头来都难逃人民的法网和正义的惩罚。《老子》

九层之台,起于累士。九层之台,起于累士。春秋?老聃《老子》第六十四章。累土:堆叠起来的土。这两句大意是:九层的高台,起于一点一点堆叠起来的土。这两句话清楚地显示了事物变化过程中质与量的关系:土的堆积(即量的变化达到定的高度(即量变的一定界限,就构成了九层高台(即引起质的变化:“土”变成了“台”。量变过程达到一定限度引起质的变化,如此循环往复,推动事物进入高级形态。可用于说明质与量的关系,也可用于说明任何事物的成功起始于细微工夫的积累。《老子》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经》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奥数题道及答案。孰敢?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道德经》

老子思想语录 第2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道德经》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正治国,以奇用兵。春秋?老聃《老子》五十章。以:用。正:正常。奇:出人意料。这两句大意是:用正常的方法治理国家,用特殊的变化的方法指导战争。这两句的重心在前一句。办任何事情的方法都有奇正之分。用兵是对付敌人,要用出人意料变化多端的方法出奇制胜。治国则是处理国家内部事务,要用正常的方法,不多生变异,横生事端,还要符合人民的心理要求和愿望,民安则国家也得到安定。选两句多用于谈论治国之道。《老子》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春秋?老聃《老子?五十六章》知:同“智”。明智的人不随便说话,随便说话的人没有真知灼见。也有作另一种理解:智者是不向人民发号施令的,发号施令的人就不是智者。《老子?五十六章》这一章讲的是智者的修养方法及其效果。老子认为,智者不应是说教者,而应通过自我修养,言行一致,豁达大度,以取得人们的尊崇。《老子?五十六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道德经》(美词网)

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收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出处】《道德经·第十二章》【译文】色彩缤纷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声使人听觉失灵,浓厚味道使人味觉不灵,骑马打猎使人心思放荡发狂,贵重的物品使人的行为不轨。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想知道初三网首页。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肝脑涂地。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道德经》

抗兵相加,哀者胜矣。抗兵相加,哀者胜矣。春秋?老聃《老子》六十九章。抗兵:对抗的军队。加:施。哀者:充满悲愤心情的一方。这两句大意为:两国举兵相加,受侵略而怀着悲愤心情的一方将会获胜。此二句写出了老子的战争观。老子认为:反侵略的战争一定能获胜。他认为:两支对抗的军队相遇,受侵略的国家的战士们满怀着义愤,决心和敌人拼命,一夫拼命,万夫难当,这样的军队自然能获胜.成语“哀兵必胜”即出于此。此二句可用以说明被压迫受欺凌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一定能打胜仗。《老子》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坚韧不拔。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老子。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祸莫大于轻敌。祸莫大于轻敌。春秋?老聃《老子》六十九章。本句大意是:最大的灾祸来自轻敌。轻敌,就会过分迷信自己的实力,从而作出错误的判断;轻敌,就不能正确地分析敌情,容易放松警惕,给敌人造成可乘之机,因此,轻敌为古今兵家之大忌。此句可作为用兵者的座右铭,同时对每人也都具有警戒意义。无论干什么工作,松懈麻痹轻敌都会导致失败,甚至会引出不测之祸。《老子》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出处】《道德经·第二章》【译文】圣人总是做能够顺应自然法则和客观规律的事,做事时用行动来教化,而不用语言来教化。

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道德经》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道德经》

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春秋?老聃《老子》第三十三章。这两句大意是:善于识别人的人,可谓智慧;善于认识自已的人,可谓明达。常言说“知人知面不知心”,故知人很难,能知人者十分聪明;能了解自己的长处短处,更十分困难,故人贵有自知之明。此二句以精练的语言指出知人难自知更难;只有能认识别人又能认识自己的人才称得上明智。它强调人要有自知之明要善于取人之长,补已之短。《老子》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出处】《道德经·第二章》【译文】有与无相互生化,难与易相互促成,长与短相互比较,高与下相互趋向,音与声相互应和,前与后相互追随。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出处】《道德经·第八章》【译文】至上的善行就像水一样。水,善于利益万物而不与万物争,居处于众人所讨厌的低处,所以,水的性子很接近于道。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天地好生,征物同一躯命,故人惟兼物性,方为全尽吾性。体此意者,樽节爱养,戒杀放生,自有所不能已也。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老子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已为人己愈多。——老子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庄子阅读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德经》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九层之台,起于累士。九层之台,起于累士。春秋?老聃《老子》第六十四章。累土:堆叠起来的土。这两句大意是:九层的高台,起于一点一点堆叠起来的土。这两句话清楚地显示了事物变化过程中质与量的关系:土的堆积(即量的变化达到定的高度(即量变的一定界限,就构成了九层高台(即引起质的变化:“土”变成了“台”。量变过程达到一定限度引起质的变化,如此循环往复,推动事物进入高级形态。可用于说明质与量的关系,也可用于说明任何事物的成功起始于细微工夫的积累。《老子》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七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治大国,若烹小鲜。春秋?老子《道德经》第六十章鲜:鲜美的食物;味美的食物。本句的字面意思是“治理大国就像烹调美味的小菜一样”通行的解释是:治大国就好像煎小鱼。商?伊尹见商汤是个贤德的君主,便向他提出自己的治国主张。一次,伊尹借汤询问饭菜的事说:“做菜即不能太咸也不能太淡,要调好作料才行;治国如同做菜,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松弛懈怠,只有恰到好处才能把事情办好。”商汤听了,很受启发,便产生重用伊尹之意。商汤和伊尹相谈后,顿觉相见恨晚,当即命伊尹为「阿衡」,在商汤和伊尹的经营下,商汤的力量开始壮大,想进攻夏桀。《道德经》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天网恢恢,疏而不失。春秋?老聃《老子》七十三章。天网:天道之网。恢恢:形容非常广大。疏:指网眼稀疏。这两句大意是:主宰宇宙万物的天道之网广大无边,虽然它的网眼稀疏,但任何罪恶它都一点不会漏失。~意谓天道公平,任何犯罪作恶,都要受到天的惩罚;现多写作“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用以形容作恶多端的坏人,不管他多么奸诈和狡猾,显赫和不可一世,到头来都难逃人民的法网和正义的惩罚。《老子》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道德经》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道德经》第八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五章

民之从事,常於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道可道,万分道。名可名,万分名。知名天地之始;着名万物之母。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富可敌国,莫之能守;繁荣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出处】《道德经·第二章》【译文】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的标准,于是就有了与之对立的丑;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的标准,于是就有了反面的不善。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庄子都有哪些智慧。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经》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道德经》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道德经》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奥数题道及答案。孰敢?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於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出处】《道德经·第二十章》【译文】众人都很聪明睿智,唯独我却显得糊里糊涂。众人都很精明,唯独我看着很笨的样子。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出处】《道德经·第九章》【译文】金银财宝很多,没有谁能守得住。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经》

老子思想语录 第3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出处】《道德经·第二章》【译文】圣人总是做能够顺应自然法则和客观规律的事,做事时用行动来教化,而不用语言来教化。

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收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出处】《道德经·第十二章》【译文】色彩缤纷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声使人听觉失灵,浓厚味道使人味觉不灵,骑马打猎使人心思放荡发狂,贵重的物品使人的行为不轨。

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正治国,以奇用兵。春秋?老聃《老子》五十章。以:用。正:正常。奇:出人意料。这两句大意是:用正常的方法治理国家,用特殊的变化的方法指导战争。这两句的重心在前一句。办任何事情的方法都有奇正之分。用兵是对付敌人,要用出人意料变化多端的方法出奇制胜。治国则是处理国家内部事务,要用正常的方法,不多生变异,横生事端,还要符合人民的心理要求和愿望,民安则国家也得到安定。选两句多用于谈论治国之道。《老子》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庄子都有哪些智慧。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奥数题道及答案。孰敢?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把我捧起来的人我不会让他们倒下,把我扳倒的人我死都不让他们站起来。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祸莫大于轻敌。祸莫大于轻敌。春秋?老聃《老子》六十九章。本句大意是:最大的灾祸来自轻敌。轻敌,就会过分迷信自己的实力,从而作出错误的判断;轻敌,就不能正确地分析敌情,容易放松警惕,给敌人造成可乘之机,因此,轻敌为古今兵家之大忌。此句可作为用兵者的座右铭,同时对每人也都具有警戒意义。无论干什么工作,松懈麻痹轻敌都会导致失败,甚至会引出不测之祸。《老子》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意思是,要统治人民,就先用言辞表达对人民的谦虚;要领导人民,就必须将自己的利益放在人民的利益之后。可见,封建统治者总是在利用人民欺骗人民。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治大国,若烹小鲜。治大国,若烹小鲜。春秋?老子《道德经》第六十章鲜:鲜美的食物;味美的食物。本句的字面意思是“治理大国就像烹调美味的小菜一样”通行的解释是:治大国就好像煎小鱼。商?伊尹见商汤是个贤德的君主,便向他提出自己的治国主张。一次,伊尹借汤询问饭菜的事说:“做菜即不能太咸也不能太淡,要调好作料才行;治国如同做菜,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松弛懈怠,只有恰到好处才能把事情办好。”商汤听了,很受启发,便产生重用伊尹之意。商汤和伊尹相谈后,顿觉相见恨晚,当即命伊尹为「阿衡」,在商汤和伊尹的经营下,商汤的力量开始壮大,想进攻夏桀。《道德经》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出处】《道德经·第二章》【译文】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的标准,于是就有了与之对立的丑;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的标准,于是就有了反面的不善。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道德经》第七十二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出处】《道德经·第二章》【译文】有与无相互生化,难与易相互促成,长与短相互比较,高与下相互趋向,音与声相互应和,前与后相互追随。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坚韧不拔。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老子。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下半身考虑问题,基本出现在在物欲横流的社会摸爬滚打之后。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关于老子思想语录精选3篇就分享完了,您有什么想法可以联系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