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惠惠君)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哪吒2》票房将破108億!我卻發現一件更糟糕事,正在電影圈發生,歡迎閱讀~
2025 年春節過後,全國影迷只關心一件事:
《哪吒 2》的票房,到底還能走多高?
9 天半的時間,就輕松破了影史紀錄,預測最終票房将破 108 億。
回過頭看,《哪吒 2》能實現這一 " 神迹 ",三個條件缺一不可。
市場得足夠熱,《哪吒 2》自身得足夠強,其他對手需要足夠弱。
但凡來一部口碑一般的《滿江紅》,《哪吒 2》的衝頂都會受影響。
目前,《哪吒 2》即将登陸北美市場,或許還會掀起一股全球熱。
不過歡慶和熱鬧之餘,我們還是要把目光從表面移開,往更深層看。
《哪吒 2》登頂,其實釋放了三個積極信号。
不管是對動畫小類,還是中國電影大類,都掀起了一股滔天巨浪。
01、趙本山的一句話,照進了電影圈,含金量還在上升
過去一年,電影市場慘淡,全年票房只有 425 億,一夜回到了十年前。
為什麼觀眾不願意去電影院看電影了?
有人說,是大環境不好了,大家沒時間去電影院消費了;
有人說,是現在短視頻衝擊太大,大家已經沒有耐心看 2 個小時的電影了。
乍一看都有一定道理,仔細分析就是一種推脫之辭,全都甩鍋給觀眾了。
春節檔裡,《哪吒 2》一部電影的票房,就超過了去年全年票房的四分之一;
在它的帶動下,整個大盤也熱了起來,春節檔票房突破 95 億,創歷年之最。
就像本山大叔說的,沒能力就說沒能力,别總抱怨大環境。
春節期間,電影院裡烏央烏央的一大幫人,好一點的座位都買不到,大環境好得很。
只要你好好拍電影,觀眾就會用實際行動報答你。
經濟再不好,幾十塊的票還是買得起的。
《哪吒 2》本身就是觀眾苦爛片久矣後的一次報復性觀影。
02、" 外來的和尚好念經 "
曾幾何時,電影圈裡 " 精英思維 " 泛濫。
導演的門檻極高,要用第四代、第五代、第六代來劃分。
一旦評不上級,你就是圈外人,從行業到市場都不一定認可。
導演也喜歡 " 教導 " 觀眾。
要麼在影片裡宏大叙事,要麼在采訪時夾槍帶棒,馮小剛直接開炮,垃圾觀眾造就了垃圾電影。
電影高高在上,張藝謀告訴章子怡,不要拍電視劇,跌份兒。
但過去幾年,電影集體祛魅了。
章子怡去演電視劇了,張藝謀更去拍電視劇了。
電影對電視劇的鄙視鏈被打破。
學法律出身的郭帆,拍出了現象級的《流浪地球》系列,成為中國 " 科幻片之父 ";
樂隊吉他手出身的辛爽,拍出了現象級的《隐秘的角落》《漫長的季節》,引領懸疑風潮;
學醫出身的餃子,拍出了《哪吒 2》,打破了影史紀錄。
03、從 " 自來水 " 到 " 明燈 "
10 年前的一部《大聖歸來》,讓很多觀眾成為 " 自來水 ",它的成功成了中國動畫的 " 明燈 "。
這 10 年間,中國動畫一直在不斷探索。
《白蛇 · 緣起》的驚豔,《姜子牙》的暗黑,《長安三萬裡》的情懷,都讓人心潮澎湃。
《哪吒》是這一連串摸索中,最為特别的。
2019 年的《哪吒 1》拿到了 50 億的票房,被認為是一場意外。
《八佰》的臨時撤檔讓它失去了最強勁的對手,整個暑期檔都是它的地盤。
沒想到 6 年之後的春節檔,餃子用一部更加優秀的續作證明了自己的實力。
十年一輪回," 大聖 " 點燃的明燈照亮了 " 哪吒 " 的道路,中國動畫站起來了。
04、驚喜背後的隐憂,13 年前就發生過
《哪吒 2》一路高歌猛進,固然讓人驚喜。
但在瘋狂背後,也暗藏巨大的隐憂。
歷史是個輪回,《哪吒 2》身上發生的事兒,早在 13 年前的《泰囧》身上就發生過。
當年新人導演徐峥憑借《泰囧》拿下 12 億的票房,大幅刷新記錄,和現在的《哪吒》處境很像。
當時跟風者甚眾。
作家、主持人、歌手、網紅等都效仿徐峥跑來當導演,拍出了 " 歌曲電影 "、" 綜藝電影 "、" 網劇電影 " 等奇葩作品。
這股浪潮中,确實湧現出了韓寒、大鵬這樣的圈外導演,他們依然是當今電影圈的中流砥柱。
但我們更多看到的是亂象叢生,人人都想着跑來分一杯羹。
後來電影圈不景氣了,這幫人都不見了。
我們還看到國產喜劇如雨後春筍湧現。
和徐峥的 " 囧 " 系列對标的有兩個團體。
一個是開心麻花。
2015 年,開心麻花的《夏洛特煩惱》和徐峥的《港囧》正面 PK,大獲全勝,新喜劇之王沈騰橫空出世。
另一個是陳思誠。
他和王寶強再度聯手,将 " 囧系列 " 融入懸疑推理元素,更新成為 " 唐探 " 系列,十年後 " 唐探 " 已經成為中國最賺錢的系列電影。
國產喜劇蓬勃發展的同時,出現的問題也很多,比如融梗、抄襲、低俗等。
這些毛病,都在《泰囧》身上出現過,跟風者就是想要復制它的成功,順帶把它的弊病也給復制過去了。
陳思誠現在被稱 " 融梗大王 ",沈騰被嘲諷 " 作品不夠 ",從根兒上刨,都和《泰囧》有關。
可以說,《泰囧》的成功影響了中國電影十年。
當一個喜劇電影成為一個時代的符号,它身上的每個細節就會被無限放大,其缺點也會成為日後中國電影難以根治的頑疾。
同樣,對于《哪吒 2》也一樣,百億票房是它的護身符,更是它的緊箍咒。
05、一件更糟糕的事,正在電影圈發生
當餃子帶上這頂緊箍咒的同時,一個糟糕的事情注定會發生。
這件最糟糕的事兒,就是《哪吒 2》的 " 示範效應 "。
是的,現在無數人已經盯上了 " 中國動畫 " 這塊蛋糕,人人都想復制餃子的成功。
過去很多投資人不看好動畫,現在因為有了《哪吒 2》的成功案例,很多動畫項目都會迅速被提上日程。
皮哥注意到,《哪吒 2》制作周期長達 5 年,片尾謝幕時出現了 138 家中國動畫制作公司的名單。
這意味着它的成功是整個中國動畫行業的托舉,一旦找到了流量密碼,批量化的動畫作品就會被生產出來。
《哪吒 2》身上無傷大雅的小缺點,就會在病毒式的復制中,成為一種無法改變的 " 政治正确 "。
比如神話 IP 的改編。
以今年春節檔為例,所有的新片全都是經典 IP,要麼是續集、要麼是翻拍,要麼是改編,換湯不換藥。
大家在創作上不敢越雷池半步。
在動畫領網域,這個問題更為突出。
國產動畫有兩個佼佼者,追光動畫和光線動畫。
兩者走的路數完全不同。
追光動畫走的是創新。
早在十年前,他們就拍攝了《貓與桃花源》《阿唐奇遇》《小門神》《小夜遊》等作品,雖然依托于中華傳統文化,但幾乎全部虧損。
光線動畫走的是經典 IP 改編。
從創作上說,這是一種原創力匮乏的表現,但偏偏觀眾很吃這一套。
2015 年的《大聖歸來》,主角就是我們熟悉的孫悟空,直接引發破圈效應,也為後來者指明了道路:别瞎折騰了,好好改編老祖宗留下的東西吧。
2019 年的《哪吒 1》,主角是我們熟悉的哪吒,票房直接幹到了 50 億,更驗證了這條路的正确性。
2020 年的《姜子牙》,依舊是經典 IP,即使因為暗黑風格不受歡迎,依然拿到了 16 億的票房。
追光動畫如夢初醒,中間也拍了《白蛇 · 緣起》《新神榜 · 哪吒重生》這樣的經典 IP 改編,但相較于光線動畫,多少差點意思。
直到 2023 年,追光動畫成立十周年,拍出了《長安三萬裡》,一部 " 唐代詩人大亂鬥 ",文化和娛樂性兼具,收獲了不俗的票房。
至此,追光和光線形成了國產動畫的 " 絕代雙驕 ",彼此相對平衡。
但《哪吒 2》的橫空出世,讓經典 IP 改編重新抬頭。
我們能看到,越來越多的電影人在吃中國古典神話 IP,甚至成了一種大面積集體行為。
本質上是在故事創作上的取巧,體現的是原創能力上的匮乏。
當然,我們熱衷于看到這類用心之作的良心動畫取得高票房。
但如果全是這種,并不利于中國電影創作生态的發展。
至少在動畫作品中,希望未來《長安三萬裡》能夠更多出現。
比如愛國牌的濫用。
曾經的愛國牌,是明晃晃的打。
比如《戰狼 2》,就是 " 中國隊長 ",《長津湖》《水門橋》是家國情懷,《中國機長》《中國醫生》都用 " 中國 " 作定語,《我和我的祖國》《我和我的家鄉》有了愛國賦能,拼盤電影也能大賣。
這幾年,大家對主旋律電影已經厭倦。
現在的愛國牌,開始悄咪咪地出。
最先做出改變的是陳思誠,他在《唐探 3》裡,就是把愛國牌藏在了一步娛樂大片中。
可惜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沒有融合好,顯得不倫不類。
今年陳思誠進行了調整,《唐探 1900》裡,同樣打愛國牌,就起到了奇效,從反華法案切入,不僅完美融合了劇情,還激發了觀眾的愛國熱情。
如果沒有《哪吒 2》,今年的《唐探 1900》必将大賣 45 億 +。
可惜愛國這張牌,餃子比陳思誠打得更妙。
小孩子看,看的是哪吒鬧海,成年人看,看的是中美争霸。
玉虛宮隐喻白宮,神仙玉符隐喻綠卡,闡教制度隐喻一會制度,捕妖隊隐喻美國警察,滅魂丹隐喻新冠病毒,土撥鼠隐喻加沙難民,天元鼎隐喻核動力印鈔機,大樹隐喻布雷頓森林體系。
幾乎每個物件和現實都有一一對應關系。
這張愛國牌,藏得深,後勁兒足,也是《哪吒 2》高開暴走的關鍵。
但一旦這條路走通了,之後動畫電影,幾乎都會套個動畫的外殼來進行主旋律叙事。
魯迅說,世上本沒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
皮哥要說,有人趟出了一條新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坑兒。
06、《哪吒 3》,注定難產
當年《戰狼 2》票房大賣,吳京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李連傑告訴他 " 夾起尾巴做人 ",吳京深以為然,一直保持低調,平穩落地。
但即便如此,這些年口碑反噬還是到來了,吳京已經不再是一個導演,而成了一個愛國的符号。
這讓他的一舉一動都被放在了顯微鏡下,8 年過去了,《戰狼 3》依舊沒有一點兒消息。
不是吳京不想拍,而是《戰狼 3》是一部不容出錯的作品。
一旦開拍,各方資本都會湧入,作為導演身不由己,這個潘多拉魔盒還是不要輕易打開。
國人擅長造神,也擅長毀神。
吳京如此,張頌文如此,餃子也在所難免。
皮哥注意到,随着電影的熱賣,網友已經扒出了餃子的前世今生,醫學學霸,動畫天才,職場狂人等标籤已經貼滿了他的全身。
這股造神運動和《狂飙》熱播時追捧張頌文一模一樣。
張頌文夠小心翼翼了,依然在 2 年後遭遇了反噬,負面新聞接踵而來,差點人設崩塌。
餃子呢?恐怕也要提前做好心理準備了。
《哪吒 2》制作了 5 年,《哪吒 3》需要多少年?
當它已經到了萬眾矚目的高度,各方掣肘是必然的,難產也在所難免。
我們等來了一部好作品,但極有可能失去一部更好的作品。
即便有這麼多不利因素,我們依然要為《哪吒 2》的大賣喝彩。
該來的總會到來,無論壞事情何時到來,不要因噎廢食,提前做好準備,前途注定是光明的。
文 / 皮皮電影編輯部:一粒雞
©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
關于《哪吒2》票房将破108億!我卻發現一件更糟糕事,正在電影圈發生就分享完了,您有什麼想法可以聯系小編(惠惠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