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繁綺文)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國家出手了!食品宣傳不允許再使用“零添加”“不添加”,歡迎閱讀~
今天,國家衛生健康委會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了 50 項食品安全國家标準和 9 項标準修改單。其中明确提出:不允許再使用 " 不添加 "" 零添加 " 等用語對食品配料進行特别強調。
圖源:網絡
" 零添加 "" 不添加 " 這些标籤,廣大消費者都比較熟悉。很多食品企業利用消費者追求 " 天然 "、不喜歡食品添加劑的心理,采用 " 不添加 "" 零添加 " 等聲稱吸引消費者購買。但其實,它不僅誤導消費者,還讓食品行業陷入一種 " 偽健康 " 的競争怪圈,甚至對整個社會的食品安全和健康觀念都產生了負面影響。
國家這次明确禁止使用 " 零添加 "" 不添加 " 等宣傳用語,能有效避免這些聲稱對消費者的誤導。那麼,食品添加劑到底是什麼?" 零添加 " 真的更好嗎?今天來詳細說說。
為什麼要禁用
" 零添加 "" 不添加 " 的宣傳?
食品标籤的核心作用是為消費者提供選購食品所需的關鍵信息,幫助判斷安全性、營養價值和适用性,其信息不應該對消費者造成誤導。
很多消費者認為 " 不含防腐劑 "" 零添加 " 更安全、更好,這種心理可以理解,也要尊重。但一些商家采用 " 不含防腐劑 "" 零添加 " 等聲稱,甚至還有聲稱 " 不含香精 "" 不含色素 " 的食品。這種迎合消費者心理的做法,對消費者形成了錯誤的暗示和誤導。
事實上,真的 " 零添加 " 食品不一定更安全,反而可能帶來更多風險。
先說 " 不含防腐劑 "。防腐劑的作用是防止食品腐敗變質,否則有些食品還未出廠就壞掉了,甚至還可能產生毒素。比如我們買的香腸都會用防腐劑——亞硝酸鹽,它的作用主要是抑制肉毒杆菌生長繁殖,而肉毒杆菌在生長過程中可能產生一種劇毒的毒素——肉毒素,毒性比砒霜還強。
因此,合理使用防腐劑其實可以使我們的食品更安全,或者也可以反過來說,某些本應合理使用防腐劑,保證安全的食品,卻特意不使用防腐劑,有可能反而增加了風險。
此外,有些聲稱 " 不含防腐劑 " 食品完全是忽悠,因為他們根本就不需要添加防腐劑,比如蜂蜜(高糖)、方便面餅(幹燥)、腌漬食品(高鹽)等,本身就很難被微生物利用生長,這些食品聲稱 " 不含防腐劑 " 就完全是營銷手段。
至于 " 零添加 " 就更不靠譜了。完全不使用食品添加劑的食品在現代食品工業環境裡很難找到,至少整個生產環節中完全不使用加工助劑幾乎不可能。比如,即使是純釀造醬油,在釀造過程中通常也會用到酶制劑來提高發酵效率和效果,而酶制劑也是作為食品添加劑管理的。
最後說說 " 不添加 "。我們以某款 " 果汁飲料 " 标籤上寫了 " 不添加蔗糖 " 為例。我們知道蔗糖只是 " 糖 " 的一種,果汁中本身還常含有其他糖分。因此這類產品所聲稱的 " 不添加蔗糖 ",絕不等于產品中不含有糖,這種說法容易誤導公眾,讓消費者不知不覺攝入更多熱量。
總之,食品添加劑本身的安全在于規範使用," 不含防腐劑 "" 零添加 "" 不添加 " 并不會更安全。企業大肆宣傳推廣這類概念,反而可能進一步抹黑人們對食品添加劑的認知——那就是認為食品添加劑都是不好的。
北京工商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孫寶國曾經做過一個《從食品發展趨勢看零添加現象》的報告。他明确指出,食品行業大肆宣傳 " 零添加 "、" 不含食品添加劑 "、" 不含香精 "、" 不含色素 " 是在抹黑食品添加劑,進一步加劇公眾對食品添加劑的擔憂和恐慌,最終的影響是損人害己。
圖源:孫寶國院士的 PPT
從企業經營的角度來說," 零添加 " 產品或許意味着較高的溢價。但反過來,針對此類產品的每一次宣傳,也許都會在特定的時候,反噬生產者乃至整個行業。
其實,消費者對于 " 添加 " 這件事很敏感,原因之一也是對食品添加劑不了解,下面咱們就詳細說說食品添加劑。
食品添加劑是什麼?
食品添加劑是為了改善食品品質和色、香、味,以及為防腐、保鮮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質。食品用香料、膠基糖果中基礎劑物質、食品工業用加工助劑也包括在内。
目前我國批準使用的食品添加劑有 2000 種左右,凡是不在《食品添加劑使用标準》(GB2760)名單中的物質,都不是食品添加劑。
食品添加劑按功能分為 23 個類别,大家熟悉的有防腐劑、膨松劑、香料(香精)、着色劑(色素)等。前面提到的 " 食品加工助劑 " 可能大家不太熟悉,但其實非常常用,比如酶制劑就屬于加工助劑。
食品添加劑到底是否安全?
目前,有很多短視頻都喜歡在社交平台上發布 "妖魔化食品添加劑" 的内容以博取眼球。這讓大家對食品添加劑很擔心,認為食品添加劑都是不安全的。事實上,只要合理使用,所有食品添加劑都是安全的。
注意,這裡需要強調的是 " 合理使用 "!所謂 " 合理使用 " 指的是按照國家标準規定的使用範圍和使用量,并按照食品添加劑的使用原則來使用。
大家經常在新聞媒體、網絡上看到的層出不窮的違法違規事件,其實都是違法濫用,尤其是違法添加物讓食品添加劑背了不少黑鍋。
只要超出國标規定的使用範圍,或者超出國标規定的使用量(也就是常說的超标),或者違背食品添加劑使用原則(比如用三花淡奶偽造羊肉湯),都屬于違規濫用食品添加劑。
圖片來源:光明網
另外,有些物質根本不是食品添加劑,而是非法添加物,比如蘇丹紅、塑化劑、三聚氰胺,只要使用就都是違法行為;使用工業級產品也是一樣的,比如皮革酸奶中的工業明膠等。
很多人也擔心食品中的添加劑種類太多,配料表後面一大排,這麼多種累計之後,會不會有危害呢?大家也經常看到 " 某食品檢出 / 含有十幾種添加劑 " 的情況發現,很多媒體也說 " 長期大量攝入會導致 XX 嚴重後果 "。
其實,不用太恐慌。食品添加劑的安全性評價已經考慮了終生、每天、大量攝入的情況,按标準規定使用的食品添加劑都是安全的。所謂的 " 長期大量 " 的情況是不存在的,一般不會產生危害。
比如我們國家标準對食品添加劑的使用就有 " 限量 " 規定,這個限量通常是動物安全劑量基礎上再放大 100 倍,只要我們正常飲食,離造成健康危害的量就會有很大距離,畢竟我們不可能終生、每天都吃超标食品。
需要強調的是,說 " 不一定產生危害 " 并不是說超标行為可以容忍,更不是要讓大家吃超标食品。企業始終應該按照國家标準要求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劑,濫用食品添加劑和違法添加行為都是違法違規的,無論是否造成健康危害都是違法的,都應該采取相應的處罰措施。
如何看待食品添加劑?
對于我們來說,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劑,可以豐富我們的食物選擇,既可以保證飲食安全,還可以滿足我們對口味或營養的需求。
以醬油為例。傳統釀造醬油不用防腐劑,但基本都是加鹽,靠鹽的高滲透壓來抑制微生物。但即使是加鹽,耐高滲透壓的 " 醬亞麻蠅 " 依然可以生長,所以很多人家裡的醬油打開後也會生蟲。但是有了防腐劑,我們就很少擔心這種情況出現,也為減鹽醬油的開發提供了可能,畢竟鹽吃多了不利心血管,而醬油是鹽的一個重要來源。
另外,傳統釀造醬油主要是用曲黴來發酵,但發酵效率低,風味也不穩定。後來人們發現同時使用酶制劑可以大大提高醬油的發酵效率,風味也得到改善。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以前食用油、麻花、堅果等食品經常會有哈喇味,現在這種情況就少多了,這是因為我們有了抗氧化劑;比如乳化劑、增稠劑讓冰淇淋的口感更爽滑細膩,增添了味覺的享受……
所以,大家還是應該更加理性地看待食品添加劑,既不必将其視為洪水猛獸唯恐避之不及,也要嚴格監督,防止不法商家濫用。
參考文獻
[ 1 ] 廣東省佛山地區調味品技術協作組 . 豆醬及醬油釀造上酶制劑利用技術的發展 ( 續完 ) [ J ] . 調味品科技 ,1978 ( Z1 ) :106-110.
[ 2 ] 滑歡歡 , 梁亮 , 田坡 , 陳春燕 . 醬油釀造添加酶制劑提高原料利用率的研究 [ J ] . 安徽農學通報 ,2016,22 ( 11 ) :130-131.
[ 3 ] 黃振娥 . 酶制劑對醬油出油率的影響 [ J ] . 中國調味品 ,2015,40 ( 07 ) :124-125+133.
[ 4 ] 汪建國 . 酶制劑在釀造行業應用的研究及其發展前景 [ J ] . 中國釀造 ,2004 ( 01 ) :1-4.
[ 5 ] 蔡坤華 , 釀造醬油專用酶制劑研制和在醬油釀造中的應用 . 上海市 , 上海中科生物醫學高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2002-01-17.
[ 6 ] GB2760 食品安全國家标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标準
策劃制作
作者丨阮光鋒 科信食品與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
審核丨韓宏偉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研究員
責編丨丁崝
審校丨徐來 林林
相關推薦
1.當媽媽說 " 我睡不好 ",她可能在傾訴一個難以啟齒的秘密
3.賣的比豬肉貴,但營養超乎想象!這個春天的 " 蔬菜之王 " 千萬别錯過!
5.5 種被誇大的皮膚科 " 神藥 ",很多人還在亂用!快自查!
本文封面圖片及文内圖片來自版權圖庫
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原創圖文轉載請後台回復 " 轉載 "
點亮 " 在看 "
一起漲知識!
>關于國家出手了!食品宣傳不允許再使用“零添加”“不添加”就分享完了,您有什麼想法可以聯系小編(繁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