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馬爾
一個信息發佈的網站

粽子的好句子匯編3篇

我先幫奶奶把圓桌椅子以及包粽子需要的原料搬到院子裡,奶奶從屋裡慢慢地走了出來,坐在椅子上,準備包粽子,我則在一邊靜靜地看着奶奶,只見奶奶把兩個粽葉合在一起,然後,用手把粽葉一彎,圍成一個近似漏鬥的形狀,又用另一只手快速地從水中撈出一把米,裝進彎好的粽葉裡,說來也奇怪,奶奶的手就好像一把秤,裝進粽葉裡的米不多也不少,接着奶奶把粽葉的後面一折,右手壓着粽葉,另一只手抽出一根繩,為這粽子繞一圈,然後系了一個活扣,有就順序地放進了蒸鍋裡,不到半小時的功夫,滿滿得一蒸鍋粽子就全部包好了。粽子的清香緩緩地從鍋中溢了出來,我貪婪地嗅着這一絲絲一縷縷棕香,口水都要流出來了。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是粽子的好句子匯編3篇,歡迎閱讀~

粽子的好句子匯編3篇

粽子的好句子 第1篇

兩千多年來,濤濤江水千古訴忠魂。幽怨剛強的樂音,在蘆葦葉中奏鳴。

偶爾,媽媽也會玩個花樣,搞個創新,比如把粽子包成四四方方的,我們稱之為炸藥包;或者把粽子包成長條形,像枕頭;或者,一個一個很小的竄在一起的。看那繁雜的工藝,天知道她在上面花了多少心思!而這種另類粽子,也往往是我們拿出去炫耀的資本,不舍得馬上吃掉的。

粽子的清香緩緩地從鍋中溢了出來,我貪婪地嗅着這一絲絲一縷縷棕香,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粽子裡聚滿了,滾滾而來的天地人的合音。繼承屈原的無畏勇氣,發揚屈原眾人皆醉他獨醒剛正不阿的精神。

這粽子的形狀多數是條形,成柱形,包扎的略微緊一些。經過一煮瘦肉中的水分和肥肉中的油都讓米吸收了,所以這肉的味道特别好,勝似火腿肉,粽子的米中有油,味略鹹,加上粽葉的香味,這種味道真是鮮美。這種粽子在水鄉江南常見。

菱形的大粽子味道更香濃,小三角形及菱形味道不夠重。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聽到這首兒歌,就讓我想起了端午節。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

粽香總會如期飄蕩在五月端午這一天。無論風雨,不管磨難,祖祖輩輩懷念祭奠,吃不完的粽子,道不完的情。

池塘裡的蘆葦,選頂上的第二三四張這樣嫩的葉子,自家田裡收的大米,每個粽子包的時候放顆花生米,加點白糖,最奢侈的也不過是放顆蜜棗,就這麼簡單。可是煮出來的粽子清香無比,房間裡也充滿了節日的味道,純粹的鄉土的味道。

粽子用翠綠的箬葉包裹着雪白的糯米和鮮紅的棗子。煮熟以後,剝開墨綠色的箬葉,只見潔白的米團裡仿佛嵌着幾顆深紅油亮的瑪瑙,很是好看。

端午節起源于春秋戰國,距今已有兩千多年。古民謠唱到:“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關于節日的由來有很多,有紀念伍子胥的迎濤神,有紀念孝女曹娥,有紀念詩人屈原等等。但關于惡日的傳說最早,在先秦時代,普遍認為五月是個毒月,五日是惡日,相傳這天邪佞當道,五毒并出。這樣,在此日插菖蒲艾葉以驅鬼,薰蒼術白芷和喝雄黃酒以避疫。并且人們還避“端五”忌諱,稱之為“端午”。

我先幫奶奶把圓桌椅子以及包粽子需要的原料搬到院子裡,奶奶從屋裡慢慢地走了出來,坐在椅子上,準備包粽子,我則在一邊靜靜地看着奶奶,只見奶奶把兩個粽葉合在一起,然後,用手把粽葉一彎,圍成一個近似漏鬥的形狀,又用另一只手快速地從水中撈出一把米,裝進彎好的粽葉裡,說來也奇怪,奶奶的手就好像一把秤,裝進粽葉裡的米不多也不少,接着奶奶把粽葉的後面一折,右手壓着粽葉,另一只手抽出一根繩,為這粽子繞一圈,然後系了一個活扣,有就順序地放進了蒸鍋裡,不到半小時的功夫,滿滿得一蒸鍋粽子就全部包好了。

媽媽會很早就從河邊的蘆葦蕩采來蘆葦葉,煮在鍋裡,然後将珍藏好久的糯米用涼水泡在面盆裡。我們圍坐在媽媽的身邊,看着媽媽的一舉一動。只見媽媽娴熟地把三四張蘆葦葉放平,用剪刀裁平蘆葉的一邊,在左手的掌心,折成圓錐狀,然後用右手在面盆裡足足抓一把米,投進去,如果再講究一些,會在米裡放進一枚紅棗或者花生赤豆之類。葉子在媽媽的手裡折來折去,就出現了一個三角錐的形狀,然後用線一扎,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做好了。

母親包的粽子總是又大又好看,尖尖的小腳上,媽媽總會放一顆赤豆或豇豆。在吃粽子的時候,我總喜歡用筷子插在粽子中間,蘸一點糖,然後第一個就把小腳上的豆子吃掉。

用千嬌百媚的芭蕉葉把你輕輕包裹,在清香怡人的氣息中點綴快樂好運成功和健康,再用思念的線牢牢系上:一顆幸福大粽子就此誕生。端午節快樂!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聽到這首兒歌,就讓我想起了端午節。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

桃兒紅,杏兒黃,五月初五是端陽;五彩線,荷包香,系在身上保安康;粽子香,包五糧,剝個粽子裹上糖,幸福生活萬年長,祝你端午節快樂!

最美五月天,我常常是這樣想的,或許是因為草長莺飛,或許是因為艾葉飄蕩着清香,也或許是粽子的香氣和美味,或許更是因為詩人的氣節流傳千古的浩然正氣。

粽子不僅是舌尖上的美味,更是一個民族難以割舍的溫馨。

媽媽将頭天晚上煮好的粽子放到涼水裡,煮雞蛋鴨蛋鵝蛋,有鹹的也有淡的,粽子一盆蛋一盆,吃粽子撤上白糖,吃完之後我和弟弟美美地去上學。

小的時候等不得過端午節,因為那個煮粽子的飄香味實在是太誘人了,更不要說吃粽子的那個香勁了。另外還能吃到兩個煮雞蛋與西葫蘆燴好面。除此之外端午節時媽媽會給我做非常精致漂亮的小荷包戴在身上,手腕上戴着五顏六色的百線線。小夥伴們在一塊就比誰的荷包漂亮,誰的百線線鮮豔。

粽子一般都是三角形的。陷料不同,口感也不同,我個人比較偏愛豆沙的。

吃粽子一直是我的鍾愛,也許清香的荷葉味兒更具有端午節的氣息。

在泰國還吃到一種芭蕉葉粽子,是用糯米飯夾着芭蕉,然後用芭蕉葉裹着放在鍋裡蒸,吃的時候,去掉芭蕉葉,拌上椰肉絲,别有一番風味。

每年的端午,媽媽都會包粽子。這在我們家裡是一種習慣,估計也是絕大部分中國家庭的習慣吧。那個時候,不管日子怎樣的艱難,到了端午節,我們總會有粽子吃。

街道上在前一個星期就有了很多賣粽子的人,有提着籃子轉着賣的,也有用三輪車放着蹲在街邊的。糯米混合着粽葉清香的味道,飄散在大街的每一個角落裡。盡管超市裡賣的粽子包裝得非常精致,配料也很講究,可我就是吃不出媽媽包的粽子那味道來。其實我也知道,那不但是粽子的香甜,更是包裹着媽媽濃濃的護犢之情,那就是愛的味道,媽媽的味道……

我從快樂中洗幹淨這一粒粒米,我從幸福中精選這一顆顆棗,用美麗的心情包裹,用溫暖的笑臉扎緊,用這端午節的祝福蒸熟這香甜粽子,用這美味的粽子混熟這香甜日子,用這香甜日子給友情起個名字,天長地久。

山西省解州端午,男女戴艾葉,稱為“去疾”,幼童則系百索于脖子上,據說這是“為屈原縛蛟龍”。隰州端午,各村祭龍王,并在田間挂紙。懷仁縣端午又名“朱門”。定襄縣端午,學生需致贈節禮給教師。潞安府以麥面蒸團,稱為“白團”,與粽子一起拿來互相饋贈。

箬葉散發着清香,咬一口粽子,甜而不膩。

看着滿街飄香的粽葉,我突然覺出了原來端午又臨了。我想起那些屈原息息相關的民間傳說。有關于粽子,關于龍舟,關于艾葉,就說吃粽子吧,端午包粽子,一是為了解饞,二是為了一種紀念。

粽子的好句子 第2篇

最美五月天,我經常是如許想的,大概是由于草長莺飛,大概是由于艾葉飄揚着幽香,也大概是粽子的香氣和鮮味,大概更是由于墨客的時令傳播千古的浩然邪氣。

粽子的清香緩緩地從鍋中溢了出來,我貪婪地嗅着這一絲絲一縷縷棕香,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桃兒紅,杏兒黃,五月初五是端陽;五彩線,荷包香,系在身上保安康;粽子香,包五糧,剝個粽子裹上糖,幸福生活萬年長,祝你端午節快樂!

和媽媽包了一天粽子久違的家的感覺很幸福~

媽媽會很早就從河邊的蘆葦蕩采來蘆葦葉,煮在鍋裡,然後将珍藏好久的糯米用涼水泡在面盆裡。我們圍坐在媽媽的身邊,看着媽媽的一舉一動。只見媽媽娴熟地把三四張蘆葦葉放平,用剪刀裁平蘆葉的一邊,在左手的掌心,折成圓錐狀,然後用右手在面盆裡足足抓一把米,投進去,如果再講究一些,會在米裡放進一枚紅棗或者花生赤豆之類。葉子在媽媽的手裡折來折去,就出現了一個三角錐的形狀,然後用線一扎,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做好了。

小的時間等不得過端午節,由于誰人煮粽子的飄香味着實是太誘人了,更不要說吃粽子的誰人香勁了。

粽子一般都是三角形的。陷料不同,口感也不同,我個人比較偏愛豆沙的。

粽子不但是舌尖上的鮮味,更是一個民族難以割舍的溫馨。

你非牙齒我非米,卻依然要一生一世粘着你,我非粽葉你非米,卻依然要一層一層裹住你,粽中有米終有數,可我對你的祝福數不盡,祝你端午節快樂!

粽子是端午節不可缺少的,一家人團聚在一起,粽子噴香,甜蜜幸福。美詞網

我先幫奶奶把圓桌椅子以及包粽子需要的原料搬到院子裡,奶奶從屋裡慢慢地走了出來,坐在椅子上,準備包粽子,我則在一邊靜靜地看着奶奶,只見奶奶把兩個粽葉合在一起,然後,用手把粽葉一彎,圍成一個近似漏鬥的形狀,又用另一只手快速地從水中撈出一把米,裝進彎好的粽葉裡,說來也奇怪,奶奶的手就好像一把秤,裝進粽葉裡的米不多也不少,接着奶奶把粽葉的後面一折,右手壓着粽葉,另一只手抽出一根繩,為這粽子繞一圈,然後系了一個活扣,有就順序地放進了蒸鍋裡,不到半小時的功夫,滿滿得一蒸鍋粽子就全部包好了。

去過許多地方,也吃過許多種粽子,各地的粽子總有不同的風味,南方常用紅棗紅豆花生豬肉蛋黃等混在糯米中制成;北方多以棗果脯等作為粽子的餡心。在泰國還吃到一種芭蕉葉粽子,是用糯米飯夾着芭蕉,然後用芭蕉葉裹着放在鍋裡蒸,吃的時候,去掉芭蕉葉,拌上椰肉絲,别有一番風味。

最美五月天,我常常是這樣想的,或許是因為草長莺飛,或許是因為艾葉飄蕩着清香,也或許是粽子的香氣和美味,或許更是因為詩人的氣節流傳千古的浩然正氣。

母親包的粽子總是又大又好看,尖尖的小腳上,媽媽總會放一顆赤豆或豇豆。在吃粽子的時候,我總喜歡用筷子插在粽子中間,蘸一點糖,然後第一個就把小腳上的豆子吃掉。

兩千多年來,濤濤江水千古訴忠魂。幽怨剛強的樂音,在蘆葦葉中奏鳴。

端午節到了,願粽子帶給你好運!祝你:工作粽被領導誇,生活粽是多美夢,錢财粽是賺不完,朋友粽是很貼心,笑容粽是把你戀。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聽到這首兒歌,就讓我想起了端午節。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

記得小時候,端午節前兩天,媽媽就開始買粽葉粘米大棗等等,然後就開始烀粽葉,泡粘米;端午節頭一天下午,我放學後就能看到媽媽坐在台階上包粽子,旁邊放着桌子盆水桶等等,于是我也按捺不住跟媽媽學包粽子的心情,開始湊趣。只見媽把兩三片粽葉瞬間就卷成漏鬥型,然後用右手在盆裡撈起粘米放到粽葉裡,再在裡面放上大大的甜棗,然後把水撩在上面把粘米鋪均勻,接着我是怎麼也學不會了。我包好的粽子幾乎都是漏的,而且形狀也不對,于是媽媽重又教我,可是笨笨的我怎麼也學不會,于是我索性不學了,坐在那裡看着媽媽包,媽媽手疾眼快,那麼多粽子媽媽包了幾個小時,終于包好了,就在大鍋裡煮,聞着粽香味,我和弟弟心裡饞饞的,可也只能等到時間到了才可以吃到嘴,媽媽說将煮好的粽子要用涼水多泡一會,吃着才好呢!

媽媽将頭天晚上煮好的粽子放到涼水裡,煮雞蛋鴨蛋鵝蛋,有鹹的也有淡的,粽子一盆蛋一盆,吃粽子撤上白糖,吃完之後我和弟弟美美地去上學。

老家的端午是北方的端午,也是少年時代的端午,也是貧窮困苦的端午,也是快樂天真的端午;新家的端午是南方的端午,也是我中青年後的端午,也是生活進步的端午,更是思念感悟的端午。棕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不知不覺我已經多年沒有在端午時節看到麥兒黃了。

街道上在前一個星期就有了很多賣粽子的人,有提着籃子轉着賣的,也有用三輪車放着蹲在街邊的。糯米混合着粽葉清香的味道,飄散在大街的每一個角落裡。盡管超市裡賣的粽子包裝得非常精致,配料也很講究,可我就是吃不出媽媽包的粽子那味道來。其實我也知道,那不但是粽子的香甜,更是包裹着媽媽濃濃的護犢之情,那就是愛的味道,媽媽的味道……

小的時候等不得過端午節,因為那個煮粽子的飄香味實在是太誘人了,更不要說吃粽子的那個香勁了。另外還能吃到兩個煮雞蛋與西葫蘆燴好面。除此之外端午節時媽媽會給我做非常精致漂亮的小荷包戴在身上,手腕上戴着五顏六色的百線線。小夥伴們在一塊就比誰的荷包漂亮,誰的百線線鮮豔。

端午節,吃粽子必不可少。祝你節日快樂!

山西省解州端午,男女戴艾葉,稱為“去疾”,幼童則系百索于脖子上,聽說這是“為屈原縛蛟龍”。

箬葉散發着清香,咬一口粽子,甜而不膩。

吃粽子一直是我的鍾愛,也許清香的荷葉味兒更具有端午節的氣息。

粽子用翠綠的箬葉包裹着雪白的糯米和鮮紅的棗子。煮熟以後,剝開墨綠色的箬葉,只見潔白的米團裡仿佛嵌着幾顆深紅油亮的瑪瑙,很是好看。

菱形的大粽子味道更香濃,小三角形及菱形味道不夠重。

粽子的味道美極了。箬葉散發着清香,咬一口粽子,甜而不膩。它既是消暑開胃的美食,又是營養豐富的佳品。所以,大人小孩兒都喜歡吃。

在泰國還吃到一種芭蕉葉粽子,是用糯米飯夾着芭蕉,然後用芭蕉葉裹着放在鍋裡蒸,吃的時候,去掉芭蕉葉,拌上椰肉絲,别有一番風味。

我從快樂中洗幹淨這一粒粒米,我從幸福中精選這一顆顆棗,用美麗的心情包裹,用溫暖的笑臉扎緊,用這端午節的祝福蒸熟這香甜粽子,用這美味的粽子混熟這香甜日子,用這香甜日子給友情起個名字,天長地久。

粽子不僅是舌尖上的美味,更是一個民族難以割舍的溫馨。

從前你會強迫我吃粽子。而今,孩兒不在母親身邊,用在朋友圈編織一個虛拟的粽子送給你,祈天下老父老母平安!

粽香傳萬裡,你我情不移。紅棗呈蜜意,糯米心相系。團結如一人,齊心又協力。困難身邊倒,大步永向前。端午送祝願,開心身體健!

用千嬌百媚的芭蕉葉把你輕輕包裹,在清香怡人的氣息中點綴快樂好運成功和健康,再用思念的線牢牢系上:一顆幸福大粽子就此誕生。端午節快樂!

因地區不同,由材料以至粽葉,都有着很大的差别,連“裹”的形狀,也有很大的不同,如早期人們盛行以牛角祭天,因此漢晉時的粽子,多做成角形,作為祭祖用品之一。此外,一般還有正三角形正四角形尖三角形方形長形等各種形狀。

看着滿街飄香的粽葉,我突然覺出了原來端午又臨了。我想起那些屈原息息相關的民間傳說。有關于粽子,關于龍舟,關于艾葉,就說吃粽子吧,端午包粽子,一是為了解饞,二是為了一種紀念。

池塘裡的蘆葦,選頂上的第二三四張這樣嫩的葉子,自家田裡收的大米,每個粽子包的時候放顆花生米,加點白糖,最奢侈的也不過是放顆蜜棗,就這麼簡單。可是煮出來的粽子清香無比,房間裡也充滿了節日的味道,純粹的鄉土的味道。

端午的早晨,一大早起床門頭上早都插上了艾草,相傳艾草能辟邪,然後媽媽就端來滿滿一盆用艾草煮過的雞蛋和鴨蛋讓我們吃,聽說吃了它就不會長瘡了。當然端午的餐桌上最少不了的還是媽媽親手包的粽子。媽媽包粽子的時候我就搬把小凳子坐在旁邊看,看着一堆堆荷葉在媽媽手中變成形狀各異,不同口味的美食,真是很羨慕,不過直到現在我也沒能包出一個來。

粽香總會準期飄揚在五月端午這一天。

粽香總會如期飄蕩在五月端午這一天。無論風雨,不管磨難,祖祖輩輩懷念祭奠,吃不完的粽子,道不完的情。

悄悄剝開青綠色的粽葉,一股粽香撲鼻而來,暴露乳白色的糯米。

山西省解州端午,男女戴艾葉,稱為“去疾”,幼童則系百索于脖子上,據說這是“為屈原縛蛟龍”。隰州端午,各村祭龍王,并在田間挂紙。懷仁縣端午又名“朱門”。定襄縣端午,學生需致贈節禮給教師。潞安府以麥面蒸團,稱為“白團”,與粽子一起拿來互相饋贈。

粽子的好句子 第3篇

菱形的大粽子味道更香濃,小三角形及菱形味道不夠重。

媽媽會很早就從河邊的蘆葦蕩采來蘆葦葉,煮在鍋裡,然後将珍藏好久的糯米用涼水泡在面盆裡。我們圍坐在媽媽的身邊,看着媽媽的一舉一動。只見媽媽娴熟地把三四張蘆葦葉放平,用剪刀裁平蘆葉的一邊,在左手的掌心,折成圓錐狀,然後用右手在面盆裡足足抓一把米,投進去,如果再講究一些,會在米裡放進一枚紅棗或者花生赤豆之類。葉子在媽媽的手裡折來折去,就出現了一個三角錐的形狀,然後用線一扎,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做好了。

吃粽子一直是我的鍾愛,也許清香的荷葉味兒更具有端午節的氣息。

偶爾,媽媽也會玩個花樣,搞個創新,比如把粽子包成四四方方的,我們稱之為炸藥包;或者把粽子包成長條形,像枕頭;或者,一個一個很小的竄在一起的。看那繁雜的工藝,天知道她在上面花了多少心思!而這種另類粽子,也往往是我們拿出去炫耀的資本,不舍得馬上吃掉的。

粽子的清香緩緩地從鍋中溢了出來,我貪婪地嗅着這一絲絲一縷縷棕香,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箬葉散發着清香,咬一口粽子,甜而不膩。

粽子不僅是舌尖上的美味,更是一個民族難以割舍的溫馨。

桃兒紅,杏兒黃,五月初五是端陽;五彩線,荷包香,系在身上保安康;粽子香,包五糧,剝個粽子裹上糖,幸福生活萬年長,祝你端午節快樂!

我先幫奶奶把圓桌椅子以及包粽子需要的原料搬到院子裡,奶奶從屋裡慢慢地走了出來,坐在椅子上,準備包粽子,我則在一邊靜靜地看着奶奶,只見奶奶把兩個粽葉合在一起,然後,用手把粽葉一彎,圍成一個近似漏鬥的形狀,又用另一只手快速地從水中撈出一把米,裝進彎好的粽葉裡,說來也奇怪,奶奶的手就好像一把秤,裝進粽葉裡的米不多也不少,接着奶奶把粽葉的後面一折,右手壓着粽葉,另一只手抽出一根繩,為這粽子繞一圈,然後系了一個活扣,有就順序地放進了蒸鍋裡,不到半小時的功夫,滿滿得一蒸鍋粽子就全部包好了。

母親包的粽子總是又大又好看,尖尖的小腳上,媽媽總會放一顆赤豆或豇豆。在吃粽子的時候,我總喜歡用筷子插在粽子中間,蘸一點糖,然後第一個就把小腳上的豆子吃掉。

用千嬌百媚的芭蕉葉把你輕輕包裹,在清香怡人的氣息中點綴快樂好運成功和健康,再用思念的線牢牢系上:一顆幸福大粽子就此誕生。端午節快樂!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聽到這首兒歌,就讓我想起了端午節。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

街道上在前一個星期就有了很多賣粽子的人,有提着籃子轉着賣的,也有用三輪車放着蹲在街邊的。糯米混合着粽葉清香的味道,飄散在大街的每一個角落裡。盡管超市裡賣的粽子包裝得非常精致,配料也很講究,可我就是吃不出媽媽包的粽子那味道來。其實我也知道,那不但是粽子的香甜,更是包裹着媽媽濃濃的護犢之情,那就是愛的味道,媽媽的味道……

媽媽将頭天晚上煮好的粽子放到涼水裡,煮雞蛋鴨蛋鵝蛋,有鹹的也有淡的,粽子一盆蛋一盆,吃粽子撤上白糖,吃完之後我和弟弟美美地去上學。

最美五月天,我常常是這樣想的,或許是因為草長莺飛,或許是因為艾葉飄蕩着清香,也或許是粽子的香氣和美味,或許更是因為詩人的氣節流傳千古的浩然正氣。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聽到這首兒歌,就讓我想起了端午節。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

池塘裡的蘆葦,選頂上的第二三四張這樣嫩的葉子,自家田裡收的大米,每個粽子包的時候放顆花生米,加點白糖,最奢侈的也不過是放顆蜜棗,就這麼簡單。可是煮出來的粽子清香無比,房間裡也充滿了節日的味道,純粹的鄉土的味道。

看着滿街飄香的粽葉,我突然覺出了原來端午又臨了。我想起那些屈原息息相關的民間傳說。有關于粽子,關于龍舟,關于艾葉,就說吃粽子吧,端午包粽子,一是為了解饞,二是為了一種紀念。

兩千多年來,濤濤江水千古訴忠魂。幽怨剛強的樂音,在蘆葦葉中奏鳴。

這粽子的形狀多數是條形,成柱形,包扎的略微緊一些。經過一煮瘦肉中的水分和肥肉中的油都讓米吸收了,所以這肉的味道特别好,勝似火腿肉,粽子的米中有油,味略鹹,加上粽葉的香味,這種味道真是鮮美。這種粽子在水鄉江南常見。

我從快樂中洗幹淨這一粒粒米,我從幸福中精選這一顆顆棗,用美麗的心情包裹,用溫暖的笑臉扎緊,用這端午節的祝福蒸熟這香甜粽子,用這美味的粽子混熟這香甜日子,用這香甜日子給友情起個名字,天長地久。[美詞網]

山西省解州端午,男女戴艾葉,稱為“去疾”,幼童則系百索于脖子上,據說這是“為屈原縛蛟龍”。隰州端午,各村祭龍王,并在田間挂紙。懷仁縣端午又名“朱門”。定襄縣端午,學生需致贈節禮給教師。潞安府以麥面蒸團,稱為“白團”,與粽子一起拿來互相饋贈。

小的時候等不得過端午節,因為那個煮粽子的飄香味實在是太誘人了,更不要說吃粽子的那個香勁了。另外還能吃到兩個煮雞蛋與西葫蘆燴好面。除此之外端午節時媽媽會給我做非常精致漂亮的小荷包戴在身上,手腕上戴着五顏六色的百線線。小夥伴們在一塊就比誰的荷包漂亮,誰的百線線鮮豔。

每年的端午,媽媽都會包粽子。這在我們家裡是一種習慣,估計也是絕大部分中國家庭的習慣吧。那個時候,不管日子怎樣的艱難,到了端午節,我們總會有粽子吃。

粽香總會如期飄蕩在五月端午這一天。無論風雨,不管磨難,祖祖輩輩懷念祭奠,吃不完的粽子,道不完的情。

粽子裡聚滿了,滾滾而來的天地人的合音。繼承屈原的無畏勇氣,發揚屈原眾人皆醉他獨醒剛正不阿的精神。

粽子一般都是三角形的。陷料不同,口感也不同,我個人比較偏愛豆沙的。

在泰國還吃到一種芭蕉葉粽子,是用糯米飯夾着芭蕉,然後用芭蕉葉裹着放在鍋裡蒸,吃的時候,去掉芭蕉葉,拌上椰肉絲,别有一番風味。

粽子用翠綠的箬葉包裹着雪白的糯米和鮮紅的棗子。煮熟以後,剝開墨綠色的箬葉,只見潔白的米團裡仿佛嵌着幾顆深紅油亮的瑪瑙,很是好看。

端午節起源于春秋戰國,距今已有兩千多年。古民謠唱到:“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關于節日的由來有很多,有紀念伍子胥的迎濤神,有紀念孝女曹娥,有紀念詩人屈原等等。但關于惡日的傳說最早,在先秦時代,普遍認為五月是個毒月,五日是惡日,相傳這天邪佞當道,五毒并出。這樣,在此日插菖蒲艾葉以驅鬼,薰蒼術白芷和喝雄黃酒以避疫。并且人們還避“端五”忌諱,稱之為“端午”。

關于粽子的好句子匯編3篇就分享完了,您有什麼想法可以聯系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