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马尔
一个信息发布的网站

孔子学院没能做到的事,《文明7》做到了

今天小编(謝飛揚)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孔子学院没能做到的事,《文明7》做到了,欢迎阅读~

指 " 打服了 "。

年初时候,我和多家海外媒体一起去新加坡参加《文明 7》的试玩会,经过试玩之后,一位日本同行就带着几分羡慕地跟我们说:

" 你们中华文明有自己的领袖,而且每个时代都有中华文明可以用。我们选日本文明玩就做不到这样的事,这太可惜了。"

这话的背景,是《文明 7》取消了曾经文明和领袖绑定的传统,允许玩家在 " 古典 "" 探索 " 和 " 近世 " 三个时代交替的阶段 " 变身 ",换个文明玩。但这种转变也不能任意 " 拉郎配 ",需要玩家先前所选的领袖和要转变的文明之间,存在一定历史渊源或影响,或是达成一些特定解锁条件。

现版本已知全文明及解锁路线

图源贴吧 @KKSSep

大多数文明只有一个时代的戏份,比如古希腊和古罗马只能在古典时代出场,西班牙帝国和印加帝国则绝对活不到近代。

只有少数文明在《文明 7》可以完整延续三个时代——中华文明就是其中之一。倘若玩家在古典时代选择汉朝,或者选择中国领袖孔子(也是目前唯一的中国领袖),就可以在后两个时代延续为明朝和清朝。

换句话说,绝大部分现代国家的玩家要想在《文明 7》里 " 扮演自己 ",大多都得先玩上一段在认知中属于 " 别人家 " 历史的部分。

而以到目前为止的成就统计来看,孔子是游戏里通关率最高的领袖。

1

造成这一现象的成因,离不开孔子他在这代游戏中真的很强力。

首先是中华文明的游戏体验本身就不错——就像那位日本同行提到的,《文明 7》将领袖和文明脱钩的机制没少遭到社区质疑,许多玩家觉得这种时代断层破坏了历史代入感。

其实以中国人的眼光来看,把中华文明分割为 " 汉 "" 明 "" 清 " 三个阶段多半也谈不上多细致;但在许多外国玩家眼里,那 " 连续性 " 在游戏里真是独一档。

比如你在汉朝时候修长城,到了明朝还能继续修长城,修到连成一片,还能获得额外文化点数和金币产出加成。

汉明两代的专属作战部門都注重远程攻击,看起来同样比较有延续性。

汉代远程部門 " 诸葛弩 "

明代步兵部門 " 迅雷铳 "

至于领袖孔子——孔子的特性叫 " 科举 ",效果一是提升 25% 城市发展率,说白了就是提升城市人口增长速度。而汉朝的特性 " 九州 ",效果也是 " 新城市获得额外人口 ",所以论 " 爆人口 ",除了高棉,就没哪家文明能比得上中华了。

另外因为巴比伦的奇观 " 空中花园 " 也能提升城市发展率,所以常被拿来跟孔子搭配,得了个 " 孔仲花园 " 的谐音外号。

" 科举 " 特性的第二个效果,是提升 " 专家 "2 点科技产出,孔子人口增长速度快,专家出现速度也快。而明朝特性 " 永乐大典 " 则是提升首都 50% 科技产出,叠起来就能让孔子在科技树上遥遥领先。

专家 + 长城,大明,天下无敌呀

清朝其实也有跟孔子配合不错的专属市政,只是此前的大明就有能力奠定胜利基石,清朝躺在产出上都能赢。

大清 " 闯关东 " 政策也提升发展率

虽说多少有些地狱

2

其实早在几个月前,游戏还没发售但是领袖特性逐步公开的阶段,就有不少玩家意识到了孔子的潜力。

毕竟没有哪个文明不需要人口和科技,所以孔子其实也不必绑死中华文明,他就属于那种朴实无华的万金油领袖,前期后期都有作用,搭配各种文明玩起来都舒服,十分适合新老玩家熟悉游戏机制。

早在游戏发售前几个月

便有不少海外玩家觉得孔子很对自己胃口

另外," 孔夫子 " 此前在外网玩家间多少也有一定认知度,地位大概类似中文互联网的 " 鲁迅 ":任何名言都有可能是子曰出来的。

" 子曰:再来一回合 "

" 还是子曰:我从来没说过这种屁话 "

但在游戏正式上线之后,大家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这个 " 和蔼老头 " 的强力程度,一方面是选了孔子的玩家可能不知不觉地通关了,另一方面则是没选孔子的玩家们遭了难——当他出现在敌方阵营,通常更能让人意识到他的恐怖。

" 孔子的 AI 多少有些扯淡了 "

孔子在文明玩家之间多少已经成为一个模因,代表着速胜,代表着科技,代表着人多就是力量——只能说这个效果比子的教育还要好。

" 科技速胜 " 攻略视频封面

图源 Youtube@Ursa Ryan

当然,这未必总是个好现象——社区里也有不少玩家抱怨孔子和另一个强力领袖玛雅都过于超模,成了 " 非 Ban 必选 ",实际削弱了游戏的整体可玩性。

" 孔子 + 玛雅毁了这个游戏 "

尤其是《文明 7》首发时的质量不甚理想,几天来一直在修复 Bug、改了不少公式,结果一来二去,虽然没直接削孔子,但实际把孔子原本最大的优势给砍没了,一时跌落神坛。

只是与此同时,孔子的通关率却依旧高歌猛进。从 2 月 15 日到 2 月 16 日,孔子的通关率增长了 0.5%,跟第二名的距离越拉越远。

这一方面可能是由于信息传播的滞后性——现在新人们查攻略,能见到的多半还是 " 选孔子 "。

另一方面,即便上限被削了,但孔子依旧是泛用性极佳,助新人们玩个通关几无压力。另外《文明 7》还设计了局外成长机制,每完成一局游戏,都能够提升领袖等级,解锁提供永久加成的 " 纪念物 ",还能给其他领袖用。所以有意追求完美的《文明》老玩家,终归是要用下孔子的。

带上纪念物,拿破仑也是儒生了

以及就像上面提到的," 修长城 " 是中华文明的独特玩法内容之一,而国内外的《文明》社区向来不缺 " 长城信徒 ",对他们而言,选择中华文明,然后建一条既美观又实用的长城,就是很酷很快乐。

" 汉 / 明享受者,请展示你们最长的长城,这是我的 "

在这一情况下,选孔子当领袖又是不二之选。

3

孔子是《文明 7》最早公布的领袖之一,本身其实也代表着这个游戏系列的一个变革方向。

相比之前的作品,《文明 7》中的 " 领袖 " 明显多样化不少,不再非得是王侯将相,能在经济、科技、文化等领網域有所建树的人物,以往通常只能以 " 伟人 " 身份在游戏中登场,这次都有了担任领袖的资格。

" 扩张 " 与 " 科技 " 型领袖

对于国内玩家来说,这个选项也有在一定程度上 " 歪打正着 " ——近些年孔子在中文互联上的形象经由一系列变化,成了中华文明史上 " 六边形战士 " 的代表。

B 站知识区就曾迎来一阵 " 孔子热 "

按《史记》说法,孔子 " 长九尺有六寸 ",当时度量衡混乱难以换算,但可以确定孔子身高不会矮于一米九。另据《吕氏春秋》记载:" 孔子之劲,举国门之关…… " 一个能够举起上百斤的城门门闩的人,绝无可能是后世刻板印象中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

尽管原文还有一句是 " 而不肯以力闻 ",孔子并不想因为自己力气大而闻名于世,他反对滥用暴力,更希望去以德服人。在礼崩乐坏、兵荒马乱的春秋年代,没点武力也是不可能在周游列国后全身而退的。

然而两千多年后互联网的解构文化,跟孔子开了个巨大的玩笑,他 " 肌肉猛男 " 的另一面反倒更加深入人心,他的《论语》也被网友解读成了尚武的《抡语》。

B 站 @闲不住的画笔

近年来《刃牙》和《战锤》等作品在中文互联网的流行,让孔子的形象变得更加 " 高大 ":

他本人化身 " 范马孔次郎 ",影射《刃牙》漫画里的肌肉战斗狂;他的学说被称作 " 孔虐 ",是《战锤》系列邪神 " 恐虐 " 的谐音;儒生的口号也跟着变成了 " 学祭学神,儒献儒座 "" 学而不思则 Waaagh,思而不学则 Dieeee"。

原图出自贴吧 @瞪谁谁走运

原梗出自刺猬猫《剑与魔法与东方帝国》

《文明 7》的开发组多半是并不太了解这些中文网络上的孔子梗,孔子在游戏内整体形象也偏向传统,但此时出现这样一款游戏,确实让上面那些 " 新形象 " 有了一些具体的发挥空间。

尤其在宣传片和实际游戏中,面对敌方领袖宣战时举手抱拳的坚决姿态,跟网友们的预期不谋而合,有一种 " 如果阁下听不懂儒学,在下也略懂一些拳脚 " 的神韵。

《文明》系列少不了战争,《文明 7》就成了少有的能用孔子取得军事胜利的游戏。像汉朝特殊市政讲究 " 仁 " 和 " 义 "," 义 " 的效果又是给诸葛弩增加战斗力,无意中又响应了用武力传播周礼的网络梗。

所以,从游戏发售前后涌现的、把孔子当作主角的《文明 7》二创,就能看出孔子这个领袖挑得有多准、多招国人喜欢了。

结语

从《全面战争:三国》,到《帝国时代 4》为中国文明量身定做的朝代机制,再到今日《文明 7》孔子的高使用率——近些年,在历史策略类游戏之间,整体对中国重视了不少。

这本身当然是理所应当,毕竟中华文明本就是全球文明发展史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先前的一些忽视或是刻板表现才是明显缺陷;另一方面,这自然也是游戏公司本身对于中国玩家市场表现的重视。

《帝国时代 4》的朝代更迭设计

根据 Gamalytic 网站的预估,在前作《文明 6》的 1200 万份销量中,中国玩家占比最高,高达 36.6%,游戏中中华文明的表现也出彩;如今孔子能在《文明 7》登上通关率第一领袖的宝座,多半也离不开巨大的中国玩家基数。

但在这类游戏中把 " 中华 " 做得 " 无腦强 ",来自中国的玩家们就一定会买单吗?其实也未必。

孔子再强,也拦不住中国玩家在 Steam 上给这代的《文明》打出 " 多半差评 "。

这些差评主要集中在 UI、Bug 以及瘸腿的联机功能

抛开 " 最好的文明永远是文明 N-1" 的传统来说,游戏终究是一种相当复杂而立体的文化产品,历史模拟类游戏尤其如此。要做到让玩家们真正认可,没有什么捷径可言。

关于孔子学院没能做到的事,《文明7》做到了就分享完了,您有什么想法可以联系小编(謝飛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