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甄正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觸樂怪話:運氣差的人要怎麼玩Rogue遊戲,歡迎閲讀~
觸樂怪話,每天胡侃和遊戲有關的屁事、鬼事、新鮮事。
小羅老師真的很懂(圖 / 小羅)
對于我來説,長假之後,工作已經完全恢復了,同時恢復的還有另一件事——光顧正骨醫院。
我常去的那家醫院,大夫認真負責,環境幹淨整潔,算是我每周固定 " 充電 " 的地方。但它也有個缺點——遠,從我家到醫院,單程需要 1 小時以上,還要先乘公交、再轉地鐵,算不上方便,但我的頸椎和腰椎真的很需要放松,所以還是堅持了下來。
在公交、地鐵上,我一般會看看電子書,刷刷社交網站,但只幹這兩件事有時候也會覺得沒意思,于是偶爾也玩玩遊戲。既然是在外面,又是用手機玩,那麼許多對聲音、文字、注意力和眼力有要求的遊戲就不能玩了,畢竟我既不想打擾到别人,也不想兩眼昏花地下車。
手機裏的遊戲本就不多,挑來選去,只有《小醜牌》最合适。它操作簡單,每局時間不算長,随時可以打斷,也不用耗費太多精力。如果想再簡單點兒,就選擇白注(相當于遊戲裏的最低難度),8 回合通關問題不大,幾盤下來,目的地也就到了。
熟練之後,過金注倒也不是特别難
玩得多了,自然也能總結出一些規律。之前為了過金注、拿成就,我還做過一番功課,知道怎樣的組合能拿到高分,什麼紅封鋼 K、選票照片、多彩玻璃配黃昏……不説倒背如流,但至少思路都是清晰的。更别説還有不少高手分享經驗,前期怎麼養小醜、怎麼優化牌組、後期怎麼凹分,都講得明明白白,哪怕跟着他們照貓畫虎,也能打出不錯的牌。
但這樣一來,場外因素對打牌的影響就越來越大了——沒錯,我説的就是 " 運氣 "。歸根結底,《小醜牌》的核心是 Rogue,而 Rogue 遊戲總免不了遇到 " 你等的牌還在多遠的未來 " 的尴尬狀況。我就經常開局攢了資源,也盡量控制了牌型,但最關鍵的一張小醜牌總是刷不出,不得已只能調整 Build,或是幹脆重開。
我知道這張牌是 " 同花五條 ",在對局裏也打出了這個牌型,但就是沒在星球牌包裏刷出來過——這能怪誰?
就拿很多人熟悉的 " 紅封鋼 K" 來説,這個流派的本質是通過把牌組裏的牌盡量轉換成 " 帶有紅色蠟封的鋼鐵 K 牌 "、然後打 " 高牌 " 來得分。由于紅色蠟封的效果是把這張牌重新計算一次,鋼鐵牌則是讓留在手中的牌增加 1.5 倍率,所以它至少需要小醜牌 " 男爵 "(留在手牌中的每一張 K 增加 1.5 倍率),以及 " 啞劇演員 "(重新觸發所有留在手牌中的牌的能力)、" 喜與悲 "(重新觸發所有打出的人頭牌)、" 照片 "(打出的第一張人頭牌計分時倍率 × 2)、" 未斷選票 "(打出的第一張計分牌額外觸發 2 次)、" 帕奇歐 "(離開商店時随機復制一張消耗牌并給予負片效果)等幾張牌來配合。如果要在無盡模式裏拿高分,往往還得靠 " 藍圖 "(復制右側小醜牌的能力)和 " 頭腦風暴 "(復制最左邊的小醜牌的能力)來錦上添花。可以説,要是真的能在一局裏同時湊齊這些牌,把分數打出科學計數法也易如反掌。
但凡事總有反面。這麼説吧,我玩《小醜牌》的時間也不短了,但 " 男爵 " 就沒見過幾次," 頭腦風暴 "" 帕奇歐 " 更是寥寥無幾,更别提讓它們同時出現。這也直接導致我迄今為止都沒有在非預設牌局裏成功打出一次紅封鋼 K。當然,如果用其他玩家分享的牌局種子來打,我也能絲滑操作,但這不僅有種隔靴搔癢的感覺,還進一步反襯出了自己的弱點:人家玩的是《小醜牌》,我玩的也是《小醜牌》,差距怎麼就這麼大呢?
看了一下自己的統計結果,真是一言難盡
寫下這篇怪話的時候,我又開了一局,想要試試運氣,結果也不難想象:奇迹沒有出現,雖然還是打通了 8 回合,但磕磕絆絆,分數也不高,符合我對自己的一貫認知。
不過與此同時,我也聯想到另一件事。前段時間,《小醜牌》因為玩法涉及到了撲克規則而被一些地區的評級機構區别對待,以 " 可能導致玩家對現實中的賭博感興趣 " 的原因給了它 "18+" 評價。這個結論自然受到了《小醜牌》開發者和玩家的一致批評。但我又想,如果沿着這個思路繼續推論下去,包括《小醜牌》在内,為數眾多的 Roguelike 遊戲説不定反而會起到 " 阻止玩家參與真實賭博 " 的效果。畢竟,在遊戲裏,哪怕只有一部分要素受随機和運氣影響,玩家就已經能夠見識到結果了;換到現實生活中,他們也有很大可能對這種純看運氣、風險極大——當然在我國也不合法——的東西敬而遠之。
好在,如果只關系到遊戲裏的數字,Roguelike 那種随機、不确定性帶來的樂趣還是很吸引人的,就算運氣不好,也可以随時重新來過。就像我相信,總有一天我會憑借自己的運氣打出紅封鋼 K。這一天也許很遙遠,但那又怎麼樣呢?
關于觸樂怪話:運氣差的人要怎麼玩Rogue遊戲就分享完了,您有什麼想法可以聯系小編(甄正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