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馬爾
一個信息發佈的網站

孔子語錄必備5篇

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子曰: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孔子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孔子語錄必備5篇,歡迎閱讀~

孔子語錄必備5篇

孔子語錄 第1篇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

道不同,不相為謀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道不同,不相為謀。

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于予與何誅?”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摘孔子《論語》

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孔子名句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黨。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莊以莅之,則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莊以莅之,動之不以禮,未善也。

禮之用,和為貴。

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

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

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遊于藝。

巧言令色,鮮矣仁。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無所苟而已矣。

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

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馀則日月至焉而已矣

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

見父母志有不從已谏之色,則又當恭敬,不敢違父母意而遂已之谏也

周監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孔子語錄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

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孔子名句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改是,聽言信行,更察言觀行,發於宰我之晝寝

子曰:“寧武子,邦有道則智,邦無道則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孔子名句

蓋有不知而作者,我無是也。

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

易之為書也,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兩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

能發明我意者,是子夏也——孔子名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犁牛之子も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

三日不讀書,便覺面目可憎,語言無味。——孔子語錄

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孔子語錄

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隐,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辟佞,損矣。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雕也。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

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提手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為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子曰:“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摘孔子《論語》

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孔子名句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

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

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摘孔子《論語》孔子的名人名言

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徵之矣

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摘孔子《論語》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巧言亂德。

孔子語錄 第2篇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子曰: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孔子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孔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孔子

鳥之将死,其鳴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孔子

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孔子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

子曰:與朋友交,言而有信。——孔子

孔子曰: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孔子

子曰: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孔子

子曰:君子博學于文,約之于禮,亦可以弗畔矣夫!——孔子

孔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孔子

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孔子

朝聞道,夕死可矣。——孔子

孔子語錄 第3篇

賢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聖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

孔子教學有四項内容:文獻品行忠誠信實。

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

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孔子說:“可與共學,未可與适道;可與适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子罕》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良藥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語》

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衛靈公》

色厲而内荏,譬諸小人,其猶穿窬之盜也與!

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裡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

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辟佞,損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美詞網]

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為可知也。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孔子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見利思義,見危授命。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提手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為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

寧武子這人,國家太平時,就聰明,國家混亂時,就愚笨。他的聰明可以趕得上,他的愚笨别人趕不上。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寝,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論語》

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隐,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子謂于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不學禮,無以立。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始吾于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将至。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小不忍則亂大謀。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己所不欲,匆施于人。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過而不改,是謂過矣!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是可忍,孰不可忍也。朝聞道,夕死可矣。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聽其言而觀其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

君子和而不一樣,小人同而不和。

顏淵問仁。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孔子在齊國聽《韶樂》,好長時間吃肉不覺滋味。他說:沒想到好音樂這樣迷人。

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孔子《論語·季氏》

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賜也,女以予多學而知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

孔子語錄 第4篇

君子和而不一樣,小人同而不和。

聖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孔子

.孔子說:“可與共學,未可與适道;可與适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子罕》

孔子教學有四項内容:文獻品行忠誠信實。

子謂于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辟佞,損矣。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見利思義,見危授命。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孔子《論語·季氏》

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賢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為可知也。

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提手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為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衛靈公》

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不學禮,無以立。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始吾于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将至。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良藥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語》

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論語》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色厲而内荏,譬諸小人,其猶穿窬之盜也與!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在齊國聽《韶樂》,好長時間吃肉不覺滋味。他說:沒想到好音樂這樣迷人。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裡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

寧武子這人,國家太平時,就聰明,國家混亂時,就愚笨。他的聰明可以趕得上,他的愚笨别人趕不上。

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隐,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寝,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賜也,女以予多學而知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小不忍則亂大謀。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己所不欲,匆施于人。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過而不改,是謂過矣!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是可忍,孰不可忍也。朝聞道,夕死可矣。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聽其言而觀其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

顏淵問仁。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孔子語錄 第5篇

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

人而無恒,不可以作巫醫。

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于予與何誅?

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士而懷居,不敷為士矣!

文,莫吾猶人也?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

罪莫大于可欲,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

人沒有對将來的考慮,就必定會有近在眼前的憂愁。

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裡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過而不改,是謂過也。

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謂之學矣。

其言之不怍,則為之也難。

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己,不亦遠乎?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子曰:"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子曰: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

雖然貧窮也不谄媚,富有也不驕傲,富貴仍然好禮。

子曰:君于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

孔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見利思義,見危授命。

入孝出弟,人之小行也。上順下笃,人之中行也;從道不從君,從義不從父,人之大行也。

子張曰:何謂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子張曰:何為四惡?子曰: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致期為之賊;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

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未知生,焉知死?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而從之,擇其不善而改之。

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關于孔子語錄必備5篇就分享完了,您有什麼想法可以聯系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