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馬爾
一個信息發佈的網站

名言餘秋雨語錄熱門4篇

當峨冠博帶早已零落成泥,崇樓華堂也都淪為草澤之後,那一杆竹管毛筆偶爾塗畫的詩文,卻有可能镌刻山河,雕镂人心,永不漫漶。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個世界的生僻角落,變成人人心中的故鄉。如果大車必然要倒,妄圖去扶持反而是一種騷擾;如果歷史無意于羅馬,勵精圖治反而是一種反動。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名言餘秋雨語錄熱門4篇,歡迎閱讀~

名言餘秋雨語錄熱門4篇

名言餘秋雨語錄 第1篇

真正的友情都應該具有無所求的性質,一旦有所求,求也就成了目的',友情卻轉化為一種外在的裝點。我認為,世間的友情至少有一半是被有所求敗壞的,即便所求的内容乍一看并不是壞東西;讓友情分擔憂愁,讓友情推進工作,友情成了忙忙碌碌的工具,那它自身又是什麼呢?應該為友情卸除重擔,也讓朋友們輕松起來。朋友就是朋友,除此之外,無所求。

既然整個都是漂泊旅程,那麼,再佳的留駐也不會否定新的出發。

青年人應該知道,這個世界在我們出生之前已經精精彩彩,復復雜雜地存在了無數年。

沒有悲劇就沒有悲壯,沒有悲壯就沒有崇高。

一切裝腔作勢的深奧,自鳴得意的無聊,可以诓騙天下,卻無法面對孩童。

我不贊成太多地歌頌青年,而堅持認為那是一個充滿陷阱的年代。陷阱一生都會遇到,但青年時代的陷阱最多。

人類總是缺乏自信,進進退退,走走停停,不斷地自我耗損,又不斷地為耗損而再耗損。結果,僅僅多了一點自信的李冰,倒成了人們心中的神。……人們在虔誠膜拜,膜拜自己同類中更像一點人的人。

任何義無反顧的承受,都來自于對另一方面的不能承受。

我懷念的不是你,而是你給的致命曾經。

害怕失敗,那就反而很難做成事情。

拼命搶救于無救,是人間最大的悲劇。

在google上輸入"故事",可以得到條結果,但輸入"結局",卻只能得到條結果。可見,并不是每個故事,都有結局。

我看到,最怨紛的蒼老嘆息總是針對早年的好友。

文脈既隐,小丘稱峰。健翅已遠,殘翅充鵬。

有人把生命局促于互窺互監、互猜互損之中,有人則把生命釋放于大地長天、遠山滄海之間。在我看來,西班牙巴塞羅那的流浪者大街,也就是開通者大街,快樂大街。

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目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樂,一種不再需要對别人察言觀色的從容,一種終于停止向四周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喧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泊,一種無需聲張的厚實,一種并不陡峭的高度。

中國文人在整體上傾向于歷史體驗,既迷醉于感同身受的歷史幻想,又迷醉于匹夫有責的責任,只可惜歷史太長,步子太慢,循環太多,經常同意反復,不能不滿心徒嘆無奈,滿嘴陳詞濫調。產生于羅馬的興亡感慨不會重蹈中國文人的吟詠老套,不會終結于白發漁樵、廢殿碧苔、老月青山。

人生,只要還有一線期望,就還有無限的可能。

人生就是這樣,年少時,怨恨自己年少,年邁時,怨恨自己年邁,這倒常常促使中青年處于一種相對冷靜的疏離狀态和評判狀态,思考着人生的怪異,然後一邊慰撫年幼者,一邊慰撫年老者。我想,中青年在人生意義上的魅力,就在于這雙向疏離和雙向慰撫吧。因雙向疏離,他們變得灑脫和沉靜;因雙向慰撫,他們變得親切和有力。但是,也正因為此,他們有時又會感到煩心和惆怅,他們還餘留着告别天真歲月的傷感,又遲早會產生暮歲将至的預感。他們置身于人生渦旋的中心點,環視四周,思前想後,不能不感慨萬千。

文化最容易瑣碎又最不應該瑣碎,最習慣于講究又最應該警惕講究。

我看到,被最密集的"朋友"簇擁着的總友情的孤兒。

如果忘記了善良和仁慈,只知一味地與别人争奪成功,那才叫真正的平庸。

既然大樹上沒有一片葉子敢于面對風的吹拂、露的浸潤、霜的飄灑,整個樹林也便成了沒有風聲鳥聲的死林。

文化在中華大地上演出過多大的場面?只有遺迹可以見證。但是,這些遺迹是沉默的山,是孤寂的塔,是肅穆的廟,是嶙峋的岸,需要被闡釋,被說明,于是就有了碑。

你可以接受不屬于你的好東西,那也可以接受不屬于你的壞東西。

一個成功的大企業家,它的經營模式一定是簡單的;一個偉大的人物,大的人際關系一定是簡單的;一個危機處理專家,他抓住問題核心的思路一定是簡單的;一部化時代的著作,它的核心理念也一定是簡單的。我們的歷史太長,權謀太深,兵法太多,黑箱太大,内幕太厚,口舌太貪,眼光太雜,預計太險,因此,對一切都"構思過度"。

中國古代繪畫中無論是蕭瑟的荒江、叢山中的苦旅,還是春光中的飛鳥、危崖上的雛鷹,只要是傳世佳品,都會包藏着深厚的人生意識。貝多芬的交響曲,都是人生交響曲。

藝術文化人才出現往往帶有偶然性和奇迹性,因此他們的失去也往往留下難于彌補的空缺。這與科技領域梯隊遞進結構是有很大不同的。既然藝術文化最終暈化為一種感覺系統,這種感覺系統又與特定個人的生命構架緊緊相連,那麼,要追慕效仿是極其困難的。

喜歡一個人,永遠是歡樂;愛一個人,你會常常流淚。喜歡一個人,當你想起他會微微一笑;愛一個人,當你想起他會對着天空發呆。

光天化日之下的巨大身軀,必然會帶出同樣巨大的陰影。

年歲越長,披閱越多。

在熱鬧的鏡頭中,你只需要平視和俯視,而對于孤獨的雲霞,你必須抬頭仰望。

友情因無所求而深刻,不管彼此是平衡還是不平衡。

衝突是另一種交融。長城内外的衝突和交融正是中國文化的核心主題,其重要,遠遠超過看起來很重要的邦國争逐、朝代更替。我平生走得最多、寫得最多的,也恰恰是這些地帶。

我看到,最低俗的友情被滔滔酒水浸泡着越泡越大。

假飾天真是最殘酷的自我糟踐。

推窗而去,一半是綠樹織成的山壁,一半是迷迷蒙蒙的海灣,于是日夜只與鳥鳴和濤聲相伴。

誰也不要躲避和掩蓋一些最質樸、最自然的人生課題如年齡問題。再高的職位,再多的财富,再大災難,比之于韶華流逝、歲月滄桑、長幼對視、生死交錯,都成了皮相。北雁長鳴,年邁的帝王和年邁的乞丐一起都聽到了;寒山掃墓,長輩的淚滴和晚輩的淚滴卻有不同的重量。

中青年的世界再強悍,也經常需要一些蒼老的手來救助。平時不容易見到,一旦有事則及時伸出,救助過後又立即消失,神龍見首不見尾。這是一種早已退出社會主體的隐性文化和柔性文化,隐柔中沉積着歲月的硬度,能使後人一時啟悟,如與天人對晤。老年的魅力,理應在這樣的高位上偶爾顯露。不要驅使,不要強求,不要哄抬,只讓它們成為人生的寫意筆墨,似淡似濃,似有似無。

空虛的傲然傲然到了天際,枉然的雄偉雄偉到了永遠。

該記住的總會記住,該忘記的總會忘記,該失而復得的總會失而復得。

君子,是選擇的結果。小人,是儒家故意設定的錯誤答案。

大師不會與歌舞廳小姐一比歌喉,一位将軍不會在與鄰居的打鬥中展現戰略戰術。

人們都說身處現代社會必須學得敏銳和迅捷,我卻主張加一份木讷和遲鈍。人生幾何?好不容易碰到一個比較正經的年代,趕快省下精神來做點自己想做的事,哪裡還有時間陪着陌生人胡亂折騰?門外的風,天邊的雲,一陣去了一陣來,當不得認真,哪怕這些風這些雲是白紙黑字組成的,也是一樣。

膽大包天的現代人,在歷史和自然面前要懂得謹慎。再高亢的歌詠,怎麼敵得過撒哈拉的夜風在金字塔頂端的呼嘯聲。

謠言的雪球不僅可以越滾越大,而且還會越滾越圓、越滾越險。這真是一個可怕的雪球。

當歷史不再走傷痛,記憶不再承受責任,它或許會進入一種自我失落的精神恍惚。

只有在現代的喧嚣中,廢墟的寧靜才有力度;只有在現代人的沉思中,廢墟才能上升為寓言。

健全的人生須不斷立美逐醜,然而,有時我們還不得不告别一些美,張羅一個個酸楚的祭奠。世間最讓人消受不住的,就是對美的祭奠。

旅途中的文化感受,不必如此擁擠、如此密集、如此迫不及待地表達出來。讓自己的筆多描述一點自然景物本身,就會更大氣。走在這樣一條奇異的路上,我們的合适身份應該是驚訝而疲倦的跋涉者,而不宜是心思很重的讀書人。

名言餘秋雨語錄 第2篇

至今記得初讀比利時作家梅特林克《卑微者的财寶》時所受到的震動。他認為,一個人突然在鏡前發現了自己的第一根白發,其間所蘊含的悲劇性遠遠超過莎士比亞的決鬥。

如果大車必然要倒,妄圖去扶持反而是一種騷擾;如果歷史無意于羅馬,勵精圖治反而是一種反動。

真正自信的人,總是簡單的铿锵有力。

幹淨的痛苦一定會沉澱,沉澱成悠閒,悠閒是痛苦的補償,痛苦是悠閒的襯墊。

要對一些復雜的問題作出選擇時,首先要給自己減壓,先讓自己放松下來。在沉重的壓力下,連空氣都是扭曲的,最容易作出錯誤的決斷。

向往巅峰,向往高度,結果巅峰只是一道剛能立足的狹地。不能橫行,不能直走,只享一時俯視之樂,怎可長久駐足安坐?上已無路,下又艱難,我感到從未有過的孤獨和惶恐。

人的生命格局一大,就不會在瑣碎妝飾上沉陷。真正自信的人,總能夠簡單得铿锵有力。

高誼無聲,越無聲,越入心。

文明可能產生于野蠻,但絕不喜歡野蠻。我們能熬過苦難,卻絕不贊美苦難。我們不害怕迫害,卻絕不肯定迫害。

山間那麼美好,因此,孩子們也就從不害怕墳墓。現在想來,這是湖光月色在撫平人間的生死界限。

當峨冠博帶早已零落成泥,崇樓華堂也都淪為草澤之後,那一杆竹管毛筆偶爾塗畫的詩文,卻有可能镌刻山河,雕镂人心,永不漫漶。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個世界的生僻角落,變成人人心中的故鄉。

善良,這是一個最單純的詞匯,又是一個最復雜的詞匯。它淺顯到人人都能領會,又深奧到無人能夠定義。它與人終生相伴,但人們卻很少琢磨它、追問它。

如果忘記了善良和仁慈,只知一味地與别人争奪成功,那才叫真正的平庸。

上海人的寬容并不表現為謙讓,而是表現為各管各。在道德好處上,謙讓是一種美德;但在更深刻的文化心理好處上,各管各或許更貼近現代寬容觀。承認各種生态獨自存在的合理性,承認到能夠互相不相聞問,比經過艱苦的道德訓練而到達的謙讓更有深層好處。為什麼要謙讓,正因選取是唯一的,不是你就是我,不讓你就要與你争奪。這是大一統秩序下的基本生活方式和道德起點。為什以能夠各管各,正因選取的道路很多,你走你的,我走我的,誰也不會吞沒誰。這是以承認多元世界為前提而派生出來的互容共生契約。

美麗的婚服穿過一次也就壓到箱底去了,沒有機會再穿了,成了一個飄渺而匆忙的回憶。

該慶幸的是年歲還輕,時光未老。怕只怕杜鵑過早鳴叫,使百花應聲而凋,使荃蕙化而為芽。

人生的追求,情感的衝撞,進取的熱情,可以隐匿卻不可以缺乏,可以恬然卻不可以清淡。

我的婚姻裡一定要有愛情,而且程度要大大的`,深深的。

如果真的謠言讓你失去了一部分讀者,那麼告訴你,這部分讀者本來就不應該是你的讀者;如果有一些謠言讓你失去了一些朋友,那麼就告訴你,這些朋友本來就不是你的朋友;如果謠言讓你的婚姻結束了,那麼證明,你這婚姻本來就該結束。

一連串無可超越的絕境,一重重無與倫比的壯美,一系列無法復制的偉大,包圍着你,征服着你,粉碎着你,又收納着你。你失去了,好不容易重新找回,卻是另一個你。

某個時期,某個社會,即使所有的青年人和老年人都中魔一般荒唐了,只要中年人不荒唐,事情就壞不到哪裡去。最怕的是中年人的荒唐,而中年人最大的荒唐,就是忘記了自己是中年。

我看到,最典雅的友情被無知的彩筆描畫着越描越淡。

你可以沉默不語,不管我的着急;你可以不回信息,不顧我的焦慮;你可以将我的關心,說成讓你煩躁的原因;你可以把我的思念,丢在角落不屑一顧。你可以對着其他人微笑,你可以給别人擁抱,你可以對全世界好,卻忘了我一直的傷心。——你不過是仗着我喜歡你,而那,卻是唯一讓我變得卑微的原因。有些事,明知是錯的,也要去堅持,因為不甘心;有些人,明知是愛的,也要去放棄,因為沒結局;有時候,明知沒路了,卻還在前行,因為習慣了。

沒有對象的咆哮可能更其響亮,沒有年代的街道盛得下全部故事,空虛的傲然傲然到了天際,枉然的雄偉雄偉到了永遠。

嘲笑受難的人,當某種災難也降落到他們頭上,他們當然絕對不會去救别人,因為别人有道德缺陷,正在接受懲罰,于是他們就趁火打劫、謀财害命,來幫助完成那種處罰。事後,他們萬一幸存,又會滔滔不絕地成了一個出淤泥而不染的道德學家。

生命中有一些人與我們擦肩了,卻來不及遇見;遇見了,卻來不及相識;相識了,卻來不及熟悉;熟悉了,卻還是要說再見。——對自己好點,因為一輩子不長;對身邊的人好點,因為下輩子不一定能遇見。

老人歌頌青年時代,大多着眼于青年時代擁有無限的可能性。但他們忘了,這種可能性落實在一個具體的個人身上,往往是窄路一條。錯選了一種可能,也便失去了其他可能。說起來青年人日子還長,還可不斷地重新選擇,但一個實實在在的人是由種種社會關系和客觀條件限定在那裡,重新選擇的自由度并不很大。"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悲劇處處發生,只不過多處失足看起來不像失足而已。

一連串無可超越的絕境,一重重無與倫比的壯美,一系列無法復制的偉大,包圍着你,征服着你,粉碎着你,又收納着你。你失去了,好不容易重新找回,卻是另一個你。

世上有很多文化,自由而不精致;又有很多文化,精致而不自由。稷下學宮以尊重為基礎,把這兩者統一了。

沒有對象的咆哮可能更其響亮,沒有年代的街道盛得下全部故事,空虛的傲然傲然到了天際,枉然的雄偉雄偉到了永遠。

它因深厚而沉默,也許,身後正是沉默的原因。

什麼季節觀什麼景,什麼時令賞什麼花,這才完整和自然。

如果你想要一樣東西就放它走。如果它能回來,那麼它就永遠是你的;如果它不能回。

人生的道路也就是從出生地出發,越走越遠。一出生便是自己,由此開始的人生就是要讓自己與種種異己的一切打交道。打交道的結果可能喪失自己,也可能在一個更高的層面上把自己找回。

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就是來迎接困難的,看到了一個個困難,心裡就特别踏實,因為這才像活着。

面對誣陷,不要反駁,不要申訴。不要企圖與誣陷者對話,不要企圖讓旁觀者憐憫。沒有陰影的高樓,一定還未曾建造;沒有藤纏的大樹,一定還氣節未到。

一個人喜歡美、喜歡高貴、喜歡創作,一定要學會承受孤獨。熱鬧會使很多東西飄走。所以需要離開人群,孤獨地把生命深層的東西挖掘出來。

世上最驚人的是真實,最感人的是說出真實。

所謂偉大的時代,也就是誰也不把小人放在眼裡的時代。

思念中的一切都比現實美麗。

名言餘秋雨語錄 第3篇

閱讀的最大理由是想擺脫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遲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擾。

如果真的有一天,某個回不來的人消失了,某個離不開的人離開了,也沒關系。時間會把最正确的人帶到你的身邊,在此之前,你所要做的,是好好的照顧自己。

書海茫茫,字潮滾滾,紙頁喧嚣,墨色迷蒙,這是市場化多元化的現代文化景觀,我們企盼了多年的,不要企盼來了卻手足無措,抱怨不迭。解除過度的防範敏感,降低高昂的争辯意識,減少無謂的筆墨官司,讓眼睛習慣雜色,讓耳朵習慣異音,不太習慣就少看少聽。一切自己做主,看一點悅目的,吸幾口新鮮的,嘗幾味可口的,稍感不适就輕步離去,我沒有義務必須接收我不想接收的一切,哪怕有人直呼姓名在門口喊陣也關窗拉簾,閉目養神,順手打開柴可夫斯基或瞎子阿炳。人們都說身處現代社會必須學得敏銳和迅捷,我卻主張加一份木讷和遲鈍。人生幾何?好不容易碰到一個比較正經的年代,趕快省下精神來做點自己想做的事,哪裡還有時間陪着陌生人胡亂折騰?門外的風,天邊的雲,一陣去了一陣來,當不得認真,哪怕這些風這些雲是白紙黑字組成的,也是一樣。

我不贊成太多地歌頌青年,而堅持認為那是一個充滿陷阱的年代。陷阱一生都會遇到,但青年時代的陷阱最多最大最險。《關于年齡》

真正的文化精英是存在的,而且對國家社會非常重要。但是這些年來,由于偽精英的架勢實在是太讓人惡心了,結果連真的精英的名聲也敗壞了。真精英總是着眼于責任,偽精英。

一切偉大從外面看是一種無可抗拒的力量,從裡面看則是一種無比智慧的秩序。

只有到了老年,沉重的人生使命已經卸除,生活的甘苦也已了然,萬丈紅塵已移到遠處,寧靜下來了的周際環境和逐漸放慢了的生命節奏構成了一種總結性歸納性的輕微和聲,詩的意境出現了。

大地所負載的精神流向,比它所負載的其他一切都更難判斷和預見。但我們已經看到,大地本身就是一種重要的決定力量,那麼,就讓我們先來閱讀大地。餘秋雨《千年一嘆》

以平常态,做普通人,是最有滋味的人生。《燈下回信》

很多老人的長壽,是犧牲很多樂趣換來的。例如,拼死冒險的樂趣孤立無援的樂趣遭受圍攻的樂趣。文化也是一樣,長壽的代價就是失落太多。——餘秋雨

衰世受困于謠言,亂世離不開謠言,盛世不在乎謠言。——《關于謠言》

羅丹說,什麼是雕塑?那就是在石料上去掉那些不要的東西。我們自身的雕塑,也要用力鑿掉那些異己的卻以朋友名義貼附着的雜質。不鑿掉,就沒有一個像模像樣的自己。

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逆耳的音響,一種不再需要對别人察言觀色的從容,一種終于停止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哄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發過了酵,尖利的山風收住了勁,湍急的溪流匯成了湖。餘秋雨

老年是如詩的年歲……中年太實際太繁忙,在整體上算不得詩,想來難理解;青年時代常常被詩化,但青年時代的詩太多激情而缺少意境,按我的标準,缺少意境就算不得好詩。——餘秋雨

他想,一段樹木靠着瘿瘤取悅于人,一塊石頭靠着暈紋取悅于人,其實能拿來取悅于人的地方,恰恰正是它們的毛病所在,它們的正當用途絕不在這裡。

像很多年輕人一樣,在一個意想不到的瞬間,在一個意想不到的路口,突然感受到自己肩頭無法卸掉的宿命。從這一刻,一步長大。

我們說那天出事的時候沒有演出,是因為十九世紀的考古學家們在清理火山灰的凝結物時沒有在這裡見到可認定為觀眾的大批“人形模殼”。什麼叫“人形模殼”呢?當時被火山灰掩埋的人群,留下了他們死亡前的掙扎形體,火山灰冷卻凝固時也就成了這些形體的鑄模硬殼。人體很快腐爛了,但鑄模硬殼還在,十九世紀的考古學家一旦發現這種人形模殼,就用一根管子把石膏漿緩緩注入,結果剝去模殼,人們就看到劉一個個活生生的人,連最細微的皮膚皺紋血管脈絡都顯得清清楚楚。餘秋雨《行者無疆》

在我短暫的生命中,在許多生命中的某個瞬間,是那麼輕微的一句言語,在多年後在來細細的咀嚼,我依然覺得是那麼溫心和甜蜜。

廢墟是毀滅,是葬送,是訣别,是選擇。時間的力量,理應在大地上留下痕迹;歲月的巨輪,理應在車道間輾碎凹凸。沒有廢墟就無所謂昨天,沒有昨天就無所謂今天和明天。廢墟是課本,讓我們把一門地理讀成歷史;廢墟是過程,人生就是從舊的廢墟出發,走向新的廢墟。營造之初就想到它今後的凋零,因此廢墟是歸宿;更新的營造以廢墟為基地,因此廢墟是起點。廢墟是進化的長鏈。餘秋雨《廢墟》

如果你喜歡文學,喜歡原創文學,我建議你到文博苑裡看一看,讀一讀,同時也希望大家親自寫一些自己的東西作為鍛煉——餘秋雨

有山脈相隔的遙遠是一種絕望,由水道相通的遙遠是一種憂傷——餘秋雨

長江的流程也像人的一生,在起始階段總是充滿着奇瑰和險峻,到了即将了結一生的晚年,怎麼也得走向平緩和實在。——餘秋雨

沙漠中也會有路的,但這兒沒有。遠遠看去,有幾行歪歪扭扭的腳印。順着腳印走罷,但不行,被人踩過了的地方,反而松得難走。只能用自己的腳,去走一條新路。回頭一看,為自己長長的腳印高興。不知這行腳印,能保存多久?

凡是文化程度不高的群落,總是會對自己不懂的文化話語心存敬畏,正是這種敬畏心理被一些投機文人利用了。在中國大陸改革開放這二十幾年裡邊,偽精英文化的發展好像有那麼幾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可以稱為假洋鬼子階段,第二階段是所謂拒絕世俗的階段,第三階段是所謂咬文嚼字的階段。

餘秋雨說為什麼那麼多中國民眾突然對韓國的電視劇,對超女表現出那麼單純的投入,很重要的原因是,韓國藝術家不知道中國評論家,而超女根本不在乎評論家的存在。——餘秋雨

它是一種聚會,一種感召。它把人性神化,付諸造型,又用造型引發人性,于是,他成了民族心底一種彩色的夢幻,一種聖潔的沉澱,一種永久的向往。它是一種狂歡,一種釋放。在它的環抱裡神人交融時空飛騰,于是,它讓人走進神話,走進寓言,走進宇宙意識的霓虹。在這裡,狂歡是天然秩序,釋放是天賦人格,藝術的天國是自由的殿堂。它是一種儀式,一種超越宗教的宗教。佛教理義已被美的火焰蒸餾,剩下了儀式應有的玄秘潔淨和高超。只要是知聞它的人,都會以一生來投奔這種儀式,接受它的洗禮和熏陶。餘秋雨《文化苦旅》

我不贊成太多地歌頌青年,而堅持認為那是一個充滿陷阱的年代。陷阱一生都會遇到,但青年時代的陷阱最多最大最險。——餘秋雨

只有在現代的喧嚣中,廢墟的寧靜才有力度;只有在現代人的沉思中,廢墟才能上升為寓言。——《廢墟》

來一次世間,容易嗎?有一次相遇,容易嗎?叫一聲朋友,容易嗎?仍然是那句話——學會珍惜,小心翼翼。

聖潔總會遇到卑劣,而卑劣又總是振振有詞,千古皆然。——《海已枯而石未爛》

當代大都市的忙人們在假日或某個其他機會偶爾來到江南小鎮,會使平日的行政煩嚣人事喧嚷滔滔名利爾虞我詐立時淨化,在自己的鞋踏在街石上的清空聲音中聽到自己的心跳,不久,就會走進一種清空的啟悟之中,流連忘返,可惜終究要返回,返回那種煩嚣和喧嚷。

時間和文字在一個個老庭院裡厮磨,這是文化存在的極溫暖方式。千般荒涼,以此為夢;萬裡蹀躞,以此為歸。

最恣肆的汪洋直逼着百世幹涸,最繁密的熱鬧緊鄰着千裡單調,最放縱的遊弋熨帖着萬古沙漠,竟然早已全部安排妥當,不需要人類指點,甚至根本沒有留出人的地位。

自然與人生的一體化,很容易帶來誘人的神秘色彩。人類原始藝術的神秘感,大多也出自這種自然與人生的初次遭遇。時代的發展使這種神秘感大為減損,但是,只要讓自然與人生真切相對,這種神秘感又會出現。自然的奧秘窮盡不了,人生與自然的復雜關系也窮盡不了,因此,神秘感也蕩滌不了。——《藝術創造論》

來一次世間,容易嗎?有一次相遇,容易嗎?叫一聲朋友,容易嗎?仍然是那句話–學會珍惜,小心翼翼。——餘秋雨

山河間的實際步履,使一切偉業變成了尋常風景,因此也使我們變得輕松。人類本應把一切都放下,放下在山河之間。因此我們也就找到了終點,價值的終點和生命的終點。

你可以沉默不語,不管我的着急;你可以不回信息,不顧我的焦慮;你可以将我的關心,說成讓你煩躁的原因;你可以把我的思念,丢在角落不屑一顧。你可以對着其他人微笑,你可以給别人擁抱你可以對全世界好卻忘了我一直的傷心。你不過是仗着我喜歡你而那卻是唯一讓我變得卑微的原因。餘秋雨

一連串無可超越的絕境,一重重無與倫比的壯美,一系列無法復制的偉大,包圍着你,征服着你,粉碎着你,又收納着你。你失去了,好不容易重新找回,卻是另一個你。

什麼季節觀什麼景,什麼時令賞什麼花,這才完整和自然。如果故意地大颠大倒,就會把兩頭的況味都損害了。“暖冬”和“寒春”都不是正常的天象。《關于年齡》

他們腳下的這塊土地給了他們那麼多無告的陌生,那麼多絕望的辛酸,但他們卻無意怨恨它,而用溫熱的手掌撫摸着它,讓他感受文明的熱量,使它進入文化的史冊。餘秋雨《文化苦旅》

我們對這個世界,知道得還實在太少。無數的未知包圍着我們,才使人生保留迸發的樂趣。當哪一天,世界上的一切都能明确解釋了,這個世界也就變得十分無聊。

人有多種活法,活着的文明等級也不相同,住在五層樓上的人完全不必去批評三層樓的低下,何況你是否在五層樓還缺少科學論證。——餘秋雨

歷史有自己的生命,它就像一個人,既随和又自尊。——餘秋雨

中國古代繪畫中無論是蕭瑟的荒江叢山中的苦旅,還是春光中的飛鳥危崖上的雛鷹,只要是傳世佳品,都會包藏着深厚的人生意識。貝多芬的交響曲,都是人生交響曲。《藝術創造論》

閱讀的最大理由是想擺脫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遲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擾。

長江的流程也像人的一生,在起始階段總是充滿着奇瑰和險峻,到了即将了結一生的晚年,怎麼也得走向平緩和實在。《狼山腳下》

中華文化的三大優點:一不喜遠征。中國人不會舉一國之力去攻打遠方之國。二不喜極端。儒家講究“中庸之道”,會努力尋找一個中間點,規避極端三不喜無序。中國一直處于集權統治的狀态中,習慣所有的事務都在管理之中,中國失控的時候是很少見的。

文學一進入考場已經不可能是真正意義上的創作。——餘秋雨

最讓人動心的是苦難中的高貴,最讓人看出高貴之所以高貴的,也是這種高貴。憑着這種高貴,人們可以在生死存亡的邊緣上吟詩作賦,可以用自己的一點溫暖去化開别人心頭的冰雪,繼而,可以用屈辱之身去點燃文明的火種。

誰也不要躲避和掩蓋一些最質樸最自然的人生課題如年齡問題。再高的職位,再多的财富,再大災難,比之于韶華流逝歲月滄桑長幼對視生死交錯,都成了皮相。北雁長鳴,年邁的帝王和年邁的乞丐一起都聽到了;寒山掃墓,長輩的淚滴和晚輩的淚滴卻有不同的重量。——《關于年齡》

名言餘秋雨語錄 第4篇

社會理性使命已悄悄抽繹,秀麗山水間散落着才子。

在迪倫馬特筆下,羅慕洛斯應對日耳曼人的兵臨城下,毫不驚慌,悠然養雞。他容忍大臣們裹卷國庫财務逃奔,容忍無恥之徒誘騙自己家人,簡直沒有半點人格力量,令人生厭。但越看到之後越明白,他其實是一位洞悉歷史的智者。如果大車必然要倒,妄圖去扶持反而是一種騷擾;如果歷史已無意于羅馬,勵精圖治反而是一種反動。

你可以沉默不語,不管我的着急;你可以不回信息,不顧我的焦慮;你可以将我的關心,說成讓你煩躁的原因;你可以把我的思念,丢在角落不屑一顧。你可以對着其他人微笑,你可以給别人擁抱,你可以對全世界好,卻忘了我一直的傷心。

直到一下子面臨死亡才知道,我是在炫耀無知。

人們為種種界限而敏感的生存,既警惕有人越界而入,又警惕有人越界而出,即便在界内,又何嘗有一刻安心,結果難免把從業同行逐個當作了或隐或顯的對頭。

一般情況下,老年歲月總是比較悠閒,總是能夠沒有功利而重新面對自然,總是漫步在回憶的原野,而這一切,都是詩和文學的特質所在。老年人可能不會寫詩或已經不再寫詩,但他們卻以詩的方式生存着。看街市忙碌,看後輩來去,看庭花凋零,看春草又綠,而思緒則時斷時續,時喜時悲,時真時幻。

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再需要對别人察顏觀色的從容,一種終于停止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哄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

運用大智慧救苦救難的,誰也不認;擺弄小聰明争執不休的,人人皆知。

中年人的當家體驗是最後一次精神斷奶。你突然感覺到終于擺脫了父母、兄長、老師的某種依賴,而這種依賴在青年時代總是依稀猶在的;對于領導和組織,似乎更貼近了,卻又顯示出自己的獨立存在,你成了社會結構網絡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點;因此你在熱鬧中品嘗了有生以來真正的孤立無援,空前的脆弱和空前的強大集于一身。于是,青年時代的多元體驗也就有了明确的定位和選擇。

看上去,是人在治水;實際上,卻是人領悟了水,順應了水,聽從了水。只有這樣,才能天人合一,無我無私,長生不老。

原來我們的歷史只是遊絲一縷,在赤地荒日的夾縫中飄蕩。

還歷史以真相,還生命以過程。

人生如戲,角色早就定了,有人永遠是打手,有人永遠挨打。

知識分子總是不同尋常,他們總要在政治,軍事的折騰之後表現出長久的文化韌性。

自身名譽的基點是生命質量的自然外化。這是追求不到争取不來包裝不出的,同時也是掩蓋不住謙虛不掉毀損不了的。說到底,一個人在自身名譽的問題上是無能為力的。好就好在無能為力,一旦用力追求,便會弄巧成拙。

歷史感受和現實感受很難分開,因為文明本身就有上下的粘連性。

受苦最深的人最不想說,說得最多的人一定受苦不多,說得高調的人一定是讓别人受了苦。

一座城市真正的氣度,不在于接待了多少大國顯貴,而在于收納了多少飄零智者。一座城市真正高貴,不在于集中了多少生死對手,而在于讓這些對手不再成為對手,甚至成為朋友。一座偉大的城市,應該擁有很多"精神孤島",不管他們來自何方,也不管他們曾經在别的地方有什麼遭遇。

當歷史不再走傷痛,記憶不再承受責任,它或許會進入一種自我失落的精神恍惚。

歷史留下了太多交融的縫隙,讓一切冠冕堂皇的對仗,都成了自欺欺人的表面文章。

千萬不要對自己的智商有過高的判斷。大愚若智,大智若愚。世上真正的高人單純的像個嬰兒。天道無欺,大成無偽,自古以來一切巨匠勝業都直白坦然。

我看到,最堅固的結盟大多是由于利益。

不怕孤獨,不怕重新開始。

就人生而言,應平衡于山、水之間。水邊給人喜悅,山地給人安慰。水邊讓我們感知世界無常,山地讓我們領悟天地恒昌。水邊讓我們享受脫離長輩懷抱的遠行刺激,山地讓我真正屬于心靈的财富,不會被外力剝奪,唯一能剝奪它的只有心靈自身的毛病,但心靈的毛病終究也會被心靈的力量發現、解析并治療。

傑出作家的長壽,與别人的長壽不一樣,他們讓失去的時間留駐,讓枯萎的時間返綠,讓冷卻的時間轉暖。一個重要作家的離去,是一種已經泛化了的社會目光的關閉,也是一種已經被習慣了的情感方式的中斷,這種失落不可挽回。

強者捆扎友情,雅者淡化友情,俗者粘貼友情,都是為了防範友情的破碎,但看來看去,沒有一個是好辦法。原因可能在于,這些辦法都過分依賴技術性手段,而技術性手段一旦進入感情領域,總沒有好結果。

在如此廢墟面前,科場案的曲直,親人們的屈死,只是變成了歷史褶皺中的微塵。

中青年的世界再強悍,也經常需要一些蒼老的手來救助。平時不容易見到,一旦有事則及時伸出,救助過後又立即消失,神龍見首不見尾。這是一種早已退出社會主體的隐性文化和柔性文化,隐柔中沉積着歲月的硬度,能使後人一時啟悟,如與天人對晤。老年的魅力,理應在這樣的高位上偶爾顯露。不要驅使,不要強求,不要哄抬,只讓它們成為人生的寫意筆墨,似淡似濃,似有似無。

囚禁在象牙塔裡文藝精英除了自己之外别無可談,談完了自己就互為觀眾。全部無聊、麻煩、傷害,就產生于這種小空間裡的"互為觀眾"。

用火燒,更用心燒,于是,在歷史變成琉璃的同時,生命也變成了琉璃。這兩重窯變的成果,是人類真正的珍寶。

中青年的世界再強悍,也經常需要一些蒼老的手來救助。平時不容易見到,一旦有事則及時伸出,救助過後又立即消失,神龍見首不見尾。這是一種早已退出社會主體的隐性文化和柔性文化,隐柔中沉積着歲月的硬度,能使後人一時啟悟,如與天人對晤。老年的魅力,理應在這樣的高位上偶爾顯露。不要驅使,不要強求,不要哄抬,只讓它們成為人生的寫意筆墨,似淡似濃,似有似無。

衝突是另一種交融。長城内外的衝突和交融正是中國文化的核心主題,其重要,遠遠超過看起來很重要的邦國争逐、朝代更替。我平生走得最多、寫得最多的,也恰恰是這些地帶。

幹淨的痛苦一定會沉澱,沉澱成悠閒,悠閒是痛苦的補償,痛苦是悠閒的襯墊。

為了不讓通往真理的路上太擁擠,命運選擇讓大多數人迷茫。

記住,你們或許已在創造著某種永恆。你們每天所做的事情中,有一些立即就會後悔,有一些卻有穿越幾十年的重量。

還歷史以真相,還生命以過程。

中國由于長期封閉,不僅基本上沒有參與近代文明的創造,而且對西方世界日新月異的創造态勢也知之甚少。結果,直到今天,組成現代生活各個側面的主要部件,幾乎都不是中國人發明的,而我們的下一代并不能感受此間疼痛,仍在"四大發明"和其他零星"國粹"中深深沉醉。這種情形,使文化保守主義愈演愈烈,嚴重阻礙了社會發展的步伐。

也許有人說,都已經要滅亡了,還要什麼格調?我說,正因為要滅亡了,只剩下了格調。

我們一生所做的比較像樣的大事,連父母也未必能夠理解。父母生育了我們卻理解不了我們,這便是進化。

人生,只要還有一線期望,就還有無限的可能。

最大的悲劇,莫過于把并不存在的文明前提當作存在。文明的傷心處,不在于與蒙昧和野蠻的搏鬥中傷痕累累,而在于把蒙昧錯看成文明。

老年是如詩的年歲。這種說法不是為了奉承長輩。

凡是文化程度不高的群落,總是會對自己不懂的文化話語心存敬畏,正是這種敬畏心理被一些投機文人利用了。

文明的人類總是熱衷于考古,就是想把壓縮在泥土裡的歷史扒剔出來,舒展開來,窺探自己先輩的種種真相。那麼,考古也就是回鄉,也就是探家。探視地面上的家鄉往往會有歲月的唏噓、難言的失落,使無數遊子欲往而退;探視地底下的家鄉就沒有那麼多心理障礙了,整個兒洋溢着歷史的詩情、想像的愉悅。

早晨喝幾口木蘭的清露,晚上吃一把秋菊的殘朵。只要内心美好堅定,即使便是面黃肌瘦也不覺甘苦。我拿着木根系上白芷,再把薜荔花蕊串在一起,又将蕙草纏上菌挂,搓成一條長長的繩索。我要追尋古賢,絕不服從世俗。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兩者關系如何?"這是我碰到最多的提問。我回答:"沒有兩者。路,就是書。"

現代,本不是一種文質彬彬的搭建,而是人類的一種原始創造力的自然發展。

不斷的設定起點,不斷的突破圍城,不斷的提醒自己你有一個更精彩的生命。

人生的滋味,在于品嘗季節的詩意——從自然的季節到生命的季節。有了詩意,人生才讓人陶醉。

人有多種活法,活着的文明等級也不相同,住在五層樓上的人完全不必去批評三層樓的低下,何況你是否在五層樓還缺少科學論證。

誰都有千言萬語,誰都又欲哭無淚。

水寒徹骨,渾身顫抖。先砍去那些蘆葦,那些世上最美的蘆葦,那些離不開太湖、太湖也離不開它們的蘆葦。留在湖底的蘆葦根利如刀戟,大多數人的腳被扎出血來。渾濁的殷紅一股股地回旋在湖水間,就像太湖在流血。

我是行路者,不願意在某處流連過久。安适的山寨很容易埋葬憧憬,豐沛的泉眼很容易滞留人生。而任何滞留都是自我阻斷,任何安頓都是創造的陷阱。

記住,不是眼淚就能夠挽回失去的,因此不好輕易流下你的淚;記住,不是悲哀就必須要哭泣,因此不好那麼吝啬你的微笑;記住,不是你認為能夠給予就給予,因此不好那麼輕易許下承諾;記住,不是你做的不夠好,因此不好悲憫的以為自己一事無成;記住,不是只有你一個人在發奮,因此不好輕易的就放下。

人折騰人,人擺布人,人報復人,這種本事,幾千年來也真被人類磨砺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單向完滿的理想狀态,多是夢境。人類難以掙脫的一大悲哀,便在這裡。

你認為自己弱點的地方,在你的腳底下很可能是個富礦,你沒有任何地方值得自我羞愧的,你認為自己羞愧的地方一定可以轉變過來,有的時候很可能是你人生最優秀的地方。

行者獨步于遙遠的曠野,素昧平生的未知,遭遇處處的難題,只因為一個執着的信任,敢于把世界上任何一片土地都放在腳下,為後來人度步出一往無垠的疆土。

缺少精神歸宿,正是造成各種社會災難的主因。因此,最大的災難是小人災難,最大的廢墟是人格廢墟。

人生的過程雖然會受到社會和時代的很大影響,但貫穿首尾的基本線索總離不開自己的個體生命。個體生命的完整性、連貫性會構成一種巨大的力量,使人生的任何一個小點都指點着整體價值。

關于名言餘秋雨語錄熱門4篇就分享完了,您有什麼想法可以聯系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