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嬴覓晴)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小朋友们的压岁钱,充进5万好评的“英语学习軟體”,欢迎阅读~
披上学习外衣,绕过了 " 防沉迷 "。
我第一次看到《英语天天练》,是在火车隔壁座的小孩捧着的手机螢幕上——我此前还从未听说过这个 App,也低估了它的影响力。
那个孩子捧着手机,聚精会神地盯着螢幕,在满屏花花绿绿的道具间熟练地操控着一个主角,就像在玩一个普通的第三人称游戏。但螢幕右上角还有一个視窗,播放着语录的视频,一名真人老师正在讲课。
大概这样的画面
在这名老师的引导下,小朋友不停地切换场景走着,收集地图上的 " 氧原子 " 和 " 氢原子 "。而当他极其了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后,视频里的老师说道:" 现在它们合成水分子。" 之后依循类似的引导,老师又向小朋友传授了 " 水分子的液化和凝固 " 的相关知识。
这个軟體就是《英语天天练》。小朋友向我介绍说,学物理只是其中的一个分支功能,他平时更多是在用它 " 边玩游戏边学英语 "。
我拿出自己手机在 App Store 搜了搜,发现这个軟體有着近 5 万评价和高达 4.6 的评分。
看着小朋友使用这个軟體时投入的神情,我一度感叹原来在不知不觉间,真的有一款娱乐軟體做到了 " 寓教于乐 " ——然而当我更深入地了解后,才发现事实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
1
正如那位小孩介绍的一样,我看到的《英语天天练》使用场景只是它的一个分支功能——事实上,它在大部分时候更像《蛋仔派对》和《元梦之星》那样的派对游戏。
很有节日气氛
一进游戏,见到的就是一个视野开阔的游戏大厅,玩家可以和场景内的许多道具互动,但前提是你能够正确跟读出点击这些道具所跳出的单词,之后才可以做出 " 滑滑梯 "" 开宝箱 "" 拿炸弹炸人 " 等动作。
除了大厅里的这些简单互动,《英语天天练》还包含着更多的 " 小游戏模式 "。和其他派对游戏类似,这里也能进入各种不同的 " 地图 ",去参与包括 " 狼人与侦探 " 的非对称鬼抓人,有跑酷吃金币的 " 飞车跑酷 ",还有变身成道具的 " 躲猫猫 " 等各种场景游戏。
这些小游戏倒也不能说和 " 练英语 " 毫无关系——身处这些地图中,螢幕下方还是每隔几秒就会出现一句英语例句,玩家可以通过跟读去消除它,但把它晾在那儿不去理会,也就是有些碍眼。
后来在一家商场的手机专柜,我又见到一个小孩正聚精会神地用柜台上的试用机,玩着《英语天天练》里的 " 狼人与侦探 " 模式,而当有例句出现时,他通常会无视,除非那行字妨碍到了他走位操作。
等到他打完一局,我问他记得刚才自己读了什么吗,他说 " 那谁记得啊,忙着和屠夫拉扯呢,能跟着念出来就不错了。" 然后马上开始了下一把。
其中的小游戏
在作为主要玩法的小游戏里,《英语天天练》的口语练习和玩法的结合反倒不如游戏大厅,就像是一层为了能有 " 练英语功能 " 勉强贴上去的皮一样,松散到几乎达不到练英语的目的。
手机店里遇到的小朋友告诉我,他觉得这里面的练英语基本没什么用。游戏里他一直要全神贯注准备着看屠夫从哪边过来,根本分不出精力去看螢幕下方的字,几乎是凭本能在跟着读单词,至于词意就更不知道了。
小朋友表示他其实很看不上这《英语天天练》,说这游戏完全就是抄袭,还劣质,画面操作什么都差。但是他在《第五人格》里的防沉迷时间到了,只好拿这来当个低配平替——就像他现在也是拿不到家长的手机来玩游戏,只好来商场拿试用机当个平替。
2
这位小朋友告诉我,《英语天天练》在他的同学之间并不是个秘密。
虽然他的同学里玩《第五人格》的人不多,但大部分人都会玩《蛋仔派对》,他第一次听说《英语天天练》正是因为其 "《蛋仔派对》代餐 " 的身份。
对他来说,《英语天天练》" 还有一点好 ",就是玩的时候,家长在一旁听着会觉得他是在读英语,通常也不会来看他到底在干什么,让他 " 可以放心地玩好久。"
地图玩法与《第五人格》《黎明杀机》如出一辙
事实上,《英语天天练》也默认开启 " 青少年防沉迷 " 模式,每小时都会跳出提醒,需要家长刷脸才能解锁继续游玩。但看着那些 " 趣味化沉浸式的学习方式 ""3D 互动和游戏化激励体系 " 和 " 全面提高孩子学习效率 " 的宣传语,谁又会担心自己孩子对于学习太过 " 沉迷 " 呢。
在軟體内的留言区,能看到不少显示为 SVIP 的用户,以家长的口吻,称赞这个軟體培养了自己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愿意为其付费。
但在 App Store 的评价区完全是另一幅景象——你能看到都是用户在反馈游戏 BUG 和平衡性,和寻常游戏没什么两样。
3
回头来说,作为一个学习軟體,即便包含了一些游戏内容,但《英语天天练》是不是至少能解决孩子们想要往里面充钱的问题呢?
答案恐怕是否定的。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能看到多条关于《英语天天练》的投诉。
这些投诉内容主要集中在自动续费扣款争议上。其中有多位家长投诉游戏存在 " 隐性自动扣费 ",《英语天天练》在免费试用了 3 天会员后,在未收到任何续费提示的情况下被扣除了全年的会费,认为存在 " 诱导试用后强制扣费 " 的消费陷阱;
同时和许多以未成年人为主要閱聽人的游戏一样,也有不少家长称 " 扣款行为发生在不知情状态下,联系平台后未得到有效退款处理 ",无法完成退款操作。
在这款軟體里,付费点基本可以分为 " 玩家向 " 和 " 家长向 " 这部分。面对家长时,《英语天天练》的充值逻辑非常简单,那就是开通更多课程的 VIP 和 SVIP,虽说价格不便宜,但至少 " 合理透明 "。
但在面向身为玩家的孩子们时,《英语天天练》的付费就立马变得更让人眼熟了。
游戏里玩家控制的角色有时装和宠物,平时做做任务能获得免费的衣服头饰,会提供不同的 " 时髦值 "。但如果想要获得更好看的套装,拿到更可爱的宠物,在游戏里展示更高的 " 时髦值 ",就需要充值获得。
充值后,就能获得代币开启游戏里的 " 学盒 " ——其实就是普通手游里的抽卡。学盒里会根据不同主题(也就是卡池),随机放入不同的套装、皮肤、家园家具和头像表情,等着玩家们开盒获得。
显然,这些已经完全就是游戏付费系统的付费逻辑,就连套装、皮肤和表情这些付费点都一模一样。这时候唯一能和学习扯上关系的,可能就只剩 " 学盒 " 这一个名字了。
对于见过《英语天天练》正经一面的家长来说,他们可能并不会在每一次为其付费时都检查消费点,从而误以为只是在开通新的课程或是续费 VIP ——直到某一天,他们发现这笔开销实在有些超支,或是见到了这个軟體的另一面。
然后,就是我们在消费平台上所见到的那些投诉和退款要求。
结语
其实我第一次在火车看到《英语天天练》时,最开始是向那位孩子的家长询问这个游戏的名字。
当时正刷着短视频的他支吾了一会儿,让孩子自己跟我说在用的軟體是什么。
之后我又问那位:这个《英语天天练》用起来贵吗,学习效果怎样。他回答说自己也就给充了一个会员,孩子也很喜欢:" 现在孩子才 6 岁,到底学没学到不知道,但跟着练练总比不开口好吧。"
到我下车之前,小孩早就通过 " 物理课 " 攒够了 " 体力 ",玩了一个多小时的小游戏,嘴里时不时念上几句单词。
这些小朋友们会希望《英语天天练》的 " 秘密 " 被更多人们知道吗?答案想必是否定的。不过我又回忆了一下自己的童年,想到了文曲星、想到了一些电腦上的 " 电子学习軟體 ",我又确信了每一代人,总会找到属于自己的《英语天天练》。
关于小朋友们的压岁钱,充进5万好评的“英语学习軟體”就分享完了,您有什么想法可以联系小编(嬴覓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