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馬爾
一個信息發佈的網站

《封神2》最值得封神的,是天下共姐鄧婵玉!

今天小編(惠惠君)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封神2》最值得封神的,是天下共姐鄧婵玉!,歡迎閱讀~

今年春節檔,電影院實在是熱鬧,票房數字是一路飙升,短短 4 天就突破了 50 億元,給低迷的電影市場打了一劑 " 強心針 "。

在眾多影片裡,《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特别引人注目,票房已經有 7.68 億,話題熱度也是居高不下。

這部電影裡,那爾那茜扮演的鄧婵玉,更是成了大家的心頭好,只要她一出場,就能讓觀眾熱血沸騰,相關話題也迅速登上熱搜。

以前看《封神演義》原著的時候,鄧婵玉的角色可沒這麼亮眼。

她雖然武力值超高,雙手刀和暗器五光石用得出神入化,連哪吒、黃天化這些闡教精英都不是她的對手,可在姜子牙眼裡,她的勇猛不過是 " 婦人之勇 ",根本不值一提。

更慘的是,她還被父親當成交易的籌碼,被土行孫擒獲後,當晚就被迫和又矮又醜的土行孫成婚。

最後,她因為給夫君報仇,被高蘭英用暗器傷眼,丢了性命。

在原著裡,鄧婵玉就是個被物化、性化的工具人角色,身上很多元素都是借鑑其他作品裡的女性角色,這也體現出封建時代文學作品對女性刻畫的局限性。

好在,2001 年 TVB 劇版《封神榜》改寫了她的命運,讓她和楊戬成了一對,和土行孫變成了兄妹。

而到了現在這部《封神第二部》,鄧婵玉終于有了真正屬于自己的人生。

她不再是誰的附屬品,而是橫刀立馬、威風凜凜的豪傑。

電影裡有個場景特别有意思。

鄧婵玉首次率兵出征西岐,馬踏木橋渡江之時,有西岐的男人笑着衝她喊 " 瞧,是位女将軍 ",甚至還唱起了 " 有女懷春 ",這明顯是在調笑和挑釁她。

換做一般人,可能早就生氣了,可鄧婵玉卻特别淡定,還說" 讓他們唱,我喜歡聽,唱大聲點!"

她根本沒把自己當成被男性凝視的客體,而是自信地抬起頭。

在上海路演現場,那爾那茜解釋說,鄧婵玉作為成熟的将領,早就做好了心理預判,這就是一場心理戰,她要用自信和幽默化解對方的刁難。

其實在生活裡,我們也會遇到類似的情況,就像到了陌生環境,提前做好準備,不被别人的言行影響,尴尬的就是對方了。

從劇情結構上看,《封神第一部》場景大多集中在殷商王宮,靠着長篇幅的正劇表演和資深演員的精彩演繹,有了舞台劇般的質感。

但《封神第二部》場景從宮廷擴散開來,變得復雜多樣,要串聯起這些場景可不容易。

這時候,鄧婵玉就成了關鍵人物。

在劇本設定裡,鄧婵玉和第一部的姬發有不少相似的地方,兩人都經歷了被蒙蔽、覺醒、出走,最後實現真實自我的過程。

他們都很年輕就有所成就,身手不凡,每次交手的時候都會惺惺相惜,而且很明顯的,他們也都有點幼稚,還有些缺乏政治頭腦。

不同的是,鄧婵玉曾經在北海征戰多年,比姬發多了些戰場智慧。

有一次,姜子牙設計引出魔禮青,姬發為了報兄弟仇衝動行事,鄧婵玉卻穩坐軍中,還教訓姬發" 貪小勝者必有大敗 "

姬發曾對鄧婵玉說:" 你為死人而戰,我為活人而戰。"

不過後來,鄧婵玉經歷很多事以後,就逐漸從仇恨教育裡走了出來,看到了真實的百姓。

雖然很多觀眾都知道她會變節,但電影裡這個轉變過程特别自然。

她和姬發的對手戲,可不是簡單的 " 戀愛線 ",而是在戰鬥中讓鄧婵玉不斷和過去的自己對抗,實現覺醒。

到了生命的最後時刻,她讓姬發再次唱起 " 女懷 ",她懷念的不是兒女情長,而是西岐百姓圍着篝火跳舞的溫馨畫面,那是她人生中少有的快樂時刻。

鄧婵玉能這麼出彩,那爾那茜功不可沒。

其實在《封神第一部》片尾彩蛋裡,那爾那茜就出現了兩秒鍾,當時就驚豔了不少觀眾。誰能想到,續集中她直接成了大女主,光芒四射。

那爾那茜是 1989 年出生的,和于适、陳牧馳、此沙這些 95 後演員比起來,她算是大器晚成。

2012 年,她從上戲表演系畢業後,又去挪威西北大學進修戲劇教育專業,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和蒙語。

27 歲那年,她去封神劇組面試表演助教,結果被烏爾善一眼相中,進了演員組。

進組後,她參加了為期六個月的表演、格鬥、馬術、潛水訓練,訓練強度比質子們還高,身上的蒙古戰士基因也被徹底激發出來。

可從訓練到拍攝第一場戲,她等了足足 506 天,還通過了四次匯演考核,才成功拿下角色,那時她已經 28 歲了。

烏爾善面試的時候就說進組要從零開始,她毫不猶豫就答應了。

電影裡鄧婵玉有大量騎馬鏡頭,還得穿着 12 公斤重的铠甲做高難度的馬上打鬥動作。

就拿一場水上馬術戲來說,她和專屬馬匹一起訓練了三個月,才做到 " 人馬合一 "。

《封神第二部》一上映,鄧婵玉就火了,那爾那茜被觀眾稱為 " 内娛無代餐 " 的女戰神确實當之無愧。

(木易蜜)

聲明:個人原創,僅供參考

關于《封神2》最值得封神的,是天下共姐鄧婵玉!就分享完了,您有什麼想法可以聯系小編(惠惠君)。